遺產分配原則是什么?
按《繼承法》第13條的規定,依法繼承中遺產分配應遵守以下原則:
(一)遺囑優先于法律規定的原則
(二)法定繼承中實行優先順位繼承的原則
(三)同一順序繼承人原則上平均分配的原則
(四)照顧分配的原則
(五)鼓勵家庭成員及社會成員間的扶助的原則
具體分析如下:
1、首先應該確定哪些是死者的遺產這在繼承法中有明確的規定一樓的說法易給人誤解不是把遺產的一般先分給配偶而是如果死者有與他人共同所有的財產時應該先將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死者所分到的財產才屬于遺產按照法律的規定繼承
2、其次應該看死者是否有遺囑有遺囑的應按遺囑執行
3、沒有遺囑的應該確定哪些人可以作為繼承人繼承人分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4、最后才是確定各繼承人的份額按照繼承法的規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繼承恢復請求權是繼承人的繼承權受到侵害,受侵害人請求人民法院通過訴訟恢復其合法繼承權的法律活動。
繼承恢復請求權,是以恢復自己合法繼承被繼承人的物權為目的的訴訟活動。因此,只有當侵害實際發生時或發生后,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代理人才可以提出,受害人可以直接向侵害人提出,通過協商合理解決,也可以向村(居)民委員會提出,通過調解解決,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通過訴訟程序調解或判決解決。
為了保護繼承人的合法繼承權,《繼承法》第八條規定繼承糾紛提起的訴訟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如果自繼承開始之日起第十八年至第二十年期間內,繼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其提起訴訟的權利應當在繼承開始之日起二十年之內行使,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有權提出繼承恢復請求權的,是繼承權的被侵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此,繼承恢復請求權是專屬被害人的請求權,如果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沒有提出繼承恢復請求權,其他人是不能提出的,被害人死亡后,其繼承恢復請求權終止、消失,不存在繼承問題。
相關推薦:
離婚起訴幾次(離婚一般起訴幾次可以離掉)
離婚提出上訴(法院判決離婚后原被告可以上訴嗎)
協議離婚內容(離婚協議的主要內容)
駁回離婚訴訟(離婚訴訟被駁回怎么辦)
離婚了去打胎(懷孕離婚后可以打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