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2021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fā)布了!(00將社交和游戲賬號列入遺囑)

首頁 > 婚姻繼承2024-02-10 05:45:32

離世后你希望怎么處理網絡賬號?

雖說世事無常,但網絡帳號這些身外之物就不用考慮了,人都不在了,有的沒的也沒意義。
想給親人留下念想,就把三天可見打開;想給親人留下財產,就把錢只放在某一個賬號內,并將賬密告訴你最親近的人。
看到還有人在考慮如何處置游戲賬號,畢竟買了這么多皮膚,哈哈,當傳家寶吧。離世了就由不得自己了,看淡生死,不留下任何東西不也挺好么。
人離世之后社交媒體賬號應該如何處理,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門話題,交還賬號給直系親屬、征求親屬同意后銷毀…… 各種各樣的答案都有。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聯(lián)系刪

網絡化時代,個人在網上社交、購物會留下眾多賬戶密碼等信息,如果個人去世,網上遺留的個人信息該如何處理?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剛剛表決通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了逝者個人信息保護規(guī)則。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于2021年8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 草案在本次會議上進行第三次審議,并獲表決通過,將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個人信息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自然人死亡的,其近親屬為了自身的合法、正當利益,可以對死者的個人信息行使本章規(guī)定的查閱、復制、更正、刪除等權利;死者生前另有安排的除外。
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夏海龍對界面新聞表示,自然人在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權利,包含了對個人信息處理的知情權、拒絕權,查閱、復制個人信息的權利以及對錯誤信息的更正、補充權。此次個人信息保護法作出的規(guī)定,系考慮到用戶已經過世,其近親屬可以行使撤回權,要求相關企業(yè)徹底刪除死者的個人信息。
“人去世以后,所有的權利都會消失。但目前,自然人去世后,他們的很多信息還會留在相關企業(yè)平臺上,構成被不恰當使用的可能,所以需要法律特別規(guī)定死者的近親屬代替他們直接行使個人信息相關的權利?!毕暮}堈f。
根據我國刑法,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而繼承人范圍更廣,除了近親屬外,還包括繼父母、養(yǎng)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從感情上來說,保護死者的個人信息權,也是保護死者近親屬的權益。”夏海龍說。
“在民法典施行之前,很少出現(xiàn)單純的個人信息權糾紛?!毕暮}堈J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個人信息權單獨立法,是網絡時代的特殊產物。
今年年初生效的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條規(guī)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這次的規(guī)定可以看做是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民法典的協(xié)同與呼應。”夏海龍說。
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后,夏海龍表示,對企業(yè)來說,應及時提供反饋渠道,以便于過世用戶的近親屬及時向企業(yè)主張死者所享有的相關權利。
北京尚權律師事務所律師徐翰清補充道,除人格權屬性之外,個人信息也具有財產權屬性,人去世以后,人格權受侵害的,近親屬可以通過合法渠道維權,而財產權若受到侵害,繼承人可以提起訴訟維權。“比如,死者實名認證的微信賬號,被其他人盜用,本來只能由死者主張權利,但是此時人已經去世,對于民事權利,近親屬或者繼承人就可以繼續(xù)為其維權?!毙旌睬灞硎?。
另外,因為個人信息衍生財產利益,權利人可以要求獲得報酬。如果權利人去世,那么這些權利就可以由近親屬或者繼承人有限制地享有。
如果死者的個人信息權受到侵犯,該怎樣維權?夏海龍介紹,在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前,用戶的個人信息權受到侵害,如信息被泄露等未造成實質經濟損失的情況,個人用戶很難起訴企業(y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向網信辦等監(jiān)管部門部門舉報,敦促其調查企業(yè)的侵權行為;如果情節(jié)嚴重,當?shù)貦z察院會提起公益訴訟?!?br />在我國,社會團體也具有公益訴訟資格。夏海龍認為,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后,也有可能催生更多與個人信息權維權相關的社會團體,以幫助用戶維護個人信息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信息保護法對死者個人信息權的規(guī)定,突出了近親屬行使死者個人信息權利的合理、合法性要求。此前,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專家提出,死者的近親屬行使相關權利應當有合理的理由,并尊重死者的生前安排。

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聯(lián)系刪除

資料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聯(lián)系刪

數(shù)字遺產:死后再“社死”一次

來做個選擇題吧:

假如有一天你死了,你會讓人繼承你的數(shù)字遺產,還是一鍵清空全部數(shù)據?

近日,蘋果正式啟動 “數(shù)字遺產計劃”,再次把這一話題送上了風口浪尖:

假如你用的是蘋果手機,又恰好將系統(tǒng)更新到了iOS15.2版本,你就會看到一個全新的功能——“遺產聯(lián)系人”。

在這里,你可以指定5個人成為你的“遺產聯(lián)系人”,并在設置完畢后向他們發(fā)送短信:

“小黑,我已將你添加為我的遺產聯(lián)系人。在我去世后,你可以訪問我賬戶中的數(shù)據。我已和你共享訪問密鑰,它會自動存儲在你的 ‘賬戶’設置中。我若不在了,你可以使用此密鑰訪問我的 iCloud 數(shù)據?!?br />
正如這條短信所說,在你去世后,他們只要出示你的死亡證明和訪問密鑰,便可以查看你手機里的iCloud數(shù)據,包括照片、視頻、備忘錄、文稿、個人信息等。

那么問題來了:你會設置嗎?

恭喜你,

死后再“社死”一回

當我告訴媽媽“蘋果推出了數(shù)字遺產計劃”時,她表示還得花時間想想讓誰來繼承,而我不是她的第一人選——

可見,對一個分配者來說,數(shù)字遺產不僅有死后泄露隱私的風險,還可能在生前加劇家庭的分崩離析。

開個玩笑。不過,一個流行多年的互聯(lián)網段子,或許可以概括大部分人對數(shù)字遺產的態(tài)度:

“如果有一天我出了車禍,走在馬路上不幸被車撞飛,我也一定要在空中先清除手機里的聊天記錄,才能放心地昏倒在地上。

畢竟古話說得好,‘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其實,數(shù)字遺產并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

早在2003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便在《保存數(shù)字遺產憲章》中提出:數(shù)字遺產是特有的人類知識及表達方式,它包括文化、教育、科學、管理信息、技術、法律、醫(yī)學以及其他以數(shù)字形式生成的信息。

通俗地說,我們可以把數(shù)字遺產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財產類”遺產,那些肉眼可見“很值錢”的東西。

比如你的支付寶余額、王者榮耀的絕版皮膚、有效期還剩一周的網X云會員、NFT虛擬藝術品;除此之外,創(chuàng)作者們的數(shù)字專輯、攝影作品、設計圖、個人專利等“虛擬資產”,也可歸入這一分類中。

一類是“精神類”遺產,大部分賣不了錢,卻對當事人有特殊的意義。比如你的各大平臺賬號(微信、QQ、微博、豆瓣、虎撲),以及這些賬號里的聊天記錄、個人日記、瀏覽 歷史 等。

顯而易見,人類最想銷毀的數(shù)字遺產,是后者。

不少人表示,比起“遺產聯(lián)系人”,人們更需要的是“一鍵清空”功能——

在你死后,一旦有人試圖訪問你的手機內容,系統(tǒng)就會自動格式化手機,一鍵清空你在互聯(lián)網留下的所有痕跡。

社交軟件Snapchat的“閱后即焚”功能,就是吃準了注重個人隱私的社交需求,才在社交網絡中風靡一時;大熱日劇《人生刪除事務所》中,主角團也為死者們提供著相似的服務:

作為一個將死之人,你可以委托人生刪除事務所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在你死后,刪除/保留你在手機、電腦等設備上的數(shù)據——事實上,日本確實有公司提供過此類服務。

至于為什么人們執(zhí)意要清除數(shù)字遺產,人生刪除事務所給出了一個答案:

社會 總是期望每個人都只有一個人格,表里如一。但實際上,每個人都有不如意的時刻,也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這些難以啟齒、不便分享的事情,往往都被隱藏在電子設備里——

在公眾面前閃閃發(fā)光的優(yōu)質偶像,翻開他們的聊天記錄,或許也能找到偷稅漏稅、出軌嫖娼的證據;

朋友圈里的你,可能是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人,微博小號中的你,卻可能每天都在吐槽領導、釋放戾氣。

可想而知,沒有什么事情,能比死后暴露隱私更“社死”了。

要知道,這類人最想瞞住的一批人,往往就是身邊的人(朋友、親人);而這一批人,偏偏又最有可能成為他們的遺產繼承人。

換作是你,你會愿意讓他們繼承你的數(shù)字遺產嗎?

支持數(shù)字遺產的人,

都在想些什么?

一個事實是,盡管還存在諸多爭議,但不少人已經對數(shù)字遺產持開放態(tài)度:

早在2012年,南都周刊的一項調查結果就顯示:有52.19%的人希望自己的親人能夠繼承自己的數(shù)字遺產。

而2021年發(fā)布的《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越來越多人將微信、QQ、 游戲 賬號等條目列入遺囑,有21.35%的90后希望自己的數(shù)字遺產能被繼承。

為什么有這么多人“支持”繼承數(shù)字遺產?

我們不妨從幾個經典案例說起。

2004年,美國男子艾斯沃斯在伊拉克執(zhí)行任務時不幸身亡,他的父母希望能進入兒子的雅虎郵箱,以保留與兒子相關的回憶。

因為被雅虎公司拒絕,他們將后者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的判決為:不提供密碼,但會將郵件內容刻錄在一張光盤上,送給當事人的父母;

2011年,中國遼寧的王女士,因為丈夫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喪生,希望騰訊能提供丈夫的QQ密碼,以從中獲取與兩人相關的信件和照片留念。

但騰訊方的回應是,要拿到密碼,只能通過“找回被盜號碼”的方式進行操作。

從這兩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數(shù)字遺產存在的必要性和爭議性:

對艾斯沃斯的父母和王女士來說,逝者留下的數(shù)字遺產,為他們提供了追思的渠道:不論是親人的合照,還是往來郵件,都可以成為后人的一種寄托——

現(xiàn)在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是僅三天可見,試想一下,一旦你死了,親人哪怕想從朋友圈中尋找回憶,也將成為一種奢望;

另一個關鍵問題在于,互聯(lián)網企業(yè)每年光是儲存用戶信息,都需要花費極大的運營成本,所以如果一個社交賬戶長期處于無人使用的狀態(tài),就會面臨被注銷的結局。

因此,大部分人對數(shù)字遺產的爭取,并不是為了窺探他人的隱私,而是為了保留親人在這世上留下的最后一點痕跡。

但數(shù)字遺產,也不是這么一兩句話就能讓人繼承的。

如果仔細閱讀過各大平臺的用戶條款,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用戶實際上擁有的,是社交軟件的使用權,而所有權在公司手上。

“未經我司許可,不得贈與、借用、租用、轉讓或售賣賬號”——能不能讓人繼承你的數(shù)字遺產,你說了不算;

與此同時,你應該也留意到,各大平臺都與用戶簽訂了“隱私保護”條款。

因此,平臺是有法律責任和義務保障用戶個人隱私的,而一旦允許他人繼承數(shù)字遺產,就意味著平臺將用戶隱私交給他人,首先就違背了通信秘密保護原則——

同時,這也意味著平臺需要負責審核繼承人的真實身份、明確他們可使用的遺產范圍,這不僅要消耗大量的技術與人工成本,還得承擔審查過失可能導致的民事?lián)p害賠償風險。

因此,這也讓數(shù)字遺產的發(fā)展之路“阻礙重重”。

2018年的Facebook一案,則將數(shù)字遺產這一話題再次推向高潮:

2012年,德國的一位未成年少女在地鐵站不幸身亡,但根據僅有的現(xiàn)場監(jiān)控和目擊者證詞,警方查不出具體的事故原因。

于是,女孩的父母希望能登錄女兒的Facebook賬戶,看看上面有沒有什么線索,但Facebook以保護個人隱私為由,拒絕提供相關內容。

于是女孩的父母起訴了Facebook,此案經過三審三判,終于在2018年有了結局:

根據德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判決,F(xiàn)acebook需要向女孩的父母提供相關信息。

其中討論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點:

讓死者的親人繼承數(shù)字遺產,會不會侵犯他人的隱私權?

換句話說,張三跟你一起吐槽過父母,結果在你死后,這些聊天記錄到了你父母手上,那誰來保障張三的隱私權?

在此案中,德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認為,讓親人繼承數(shù)字遺產,并不違背他人的相關權益。因為在互聯(lián)網中,人們發(fā)出信息的那一刻,就應該意識到有暴露風險——

張三發(fā)給你的聊天記錄,本來就可能被你截圖轉發(fā)給另一個人,也可能剛好被其他在現(xiàn)場的人看見。

而Facebook一案的最大意義在于,德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做出的最終判決,在某種程度上,第一次對數(shù)字遺產被繼承的合理性、合法性做出了肯定,具有開拓性的 歷史 意義。

數(shù)字遺產怎么分,

也不是你說了算

如果我今天想立個遺囑,分配自己的數(shù)字遺產,需要經歷幾個步驟?

2021年10月,[email protected] 前往中華遺囑庫,親身體驗數(shù)字遺產遺囑的相關辦理流程——

結果,視頻中的小姐姐前后一共花了2個月的時間、花費了4位數(shù)的費用,才完成了數(shù)字遺產的“分配”工作。

一個事實是:分配數(shù)字遺產,不只是留下賬號密碼這么簡單——

由于相關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對于數(shù)字遺產的使用范圍和繼承方式,每個社交軟件都有各自不同的規(guī)定。

因此,如果你直接在遺囑上寫下“我宣布由XXX繼承我的B站賬號”,這樣的一段話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

在確立遺囑之前,你還得先向各大社交平臺咨詢他們的相關細則:

比如,微信到現(xiàn)在還是沒有繼承賬號這一說,親屬只是可以通過出示死亡證明等相關文件,轉移逝者在賬號中剩余的金錢財產;

而Facebook最新公布的規(guī)則是,人們可以指定一位信任的人,在死后繼承自己的賬號,而“繼承人”可以修改封面圖片、通過好友申請等。

另一方面,你還得確定立下遺囑的數(shù)字遺產真的屬于自己,不然容易鬧出大烏龍。

2010年轟動一時的“屠龍刀”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男子陸某沉迷網絡 游戲 ,并且擁有頂級裝備“屠龍刀”,價值5萬元。后來他因車禍不幸身亡,妻子李某在繼承他的數(shù)字遺產時,卻意外遭到了第三個人的抗議——

原來,陸某在 游戲 里還有一個“妻子”楊某。“屠龍刀”是他與楊某在完美配合下獲得的裝備,也由此引發(fā)質疑:“虛擬財產,不就該由虛擬親屬繼承嗎?”

最終,法院判決兩位女子各繼承“屠龍刀”50%的份額。

總之,數(shù)字遺產還存在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不過,在未來,數(shù)字遺產的分配,還有很多新的可能: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博格曾提出,未來的數(shù)字遺產,可以設立一個具有“失效時間”的繼承機制:

按理說,日記會泛黃、墨跡會消失,“我們也應該建立一個漸變的遺忘機制,允許信息隨著時間逐漸‘分解’或‘銹蝕’”。

另一個有趣的做法是,就像捐獻眼角膜一樣,你也可以選擇在死后捐獻自己的數(shù)字遺產——

美國的互聯(lián)網檔案館、新加坡的國家圖書館,早已開始將有價值的網頁、多媒體文件收入館中,人們可以捐出自己的數(shù)字遺產,為 社會 學等領域的研究做出貢獻。(前提是有價值)

數(shù)字遺產,還有可能讓你得到“永生”:201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新浪微博宣布,將收錄所有微博內容作為數(shù)字記憶和數(shù)字遺產進行保存。

當時就有人表示想到了英劇《黑鏡》中的情節(jié):如果儲存的信息足夠豐富,利用這些數(shù)字遺產,我們說不定能還原一個和死者一樣的機器人出來。

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你會怎么處置自己的數(shù)字遺產?

參考資料

[1] 德國數(shù)字遺產繼承的法律規(guī)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查雁翎

[2] 我國數(shù)字遺產繼承問題研究︱崔燦

[3] 誰動了我的數(shù)字遺產︱沈玎

[4] 你會刪除你的數(shù)字遺產嗎?︱孫晨曦

老人立遺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樣的呢

訂立遺囑的有效條件有: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3.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4.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5.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6.遺囑的形式符合法定形式要件,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
(《民法典》生效時間為2021年1月1日)
3月21日是中華遺囑庫啟動五周年的日子,中華遺囑庫對所保管的8萬余份遺囑進行數(shù)據分析后發(fā)布了《中華遺囑庫白皮書(2013-2017)》。數(shù)據顯示:辦理遺囑人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立下的遺囑占總遺囑數(shù)量的47.74%;99.93%的老年人選擇防兒媳女婿條款。
能完全繼承父母財產
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都會覺得在活著的時候談遺囑這個事太忌諱了,所以很多人都不會想遺囑的問題。這就造成了老人在過世之后的財產指向不明,只能按照法律的途徑分配。
其實有很多遺產的繼承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即使家里只有一個孩子,也不一定能夠完全繼承父母的財產。老年人在頭腦清醒的時候寫下遺囑,是明智的選擇。

相關推薦:

分居不想離婚(分居了很久 不想離婚應該怎么做)

離婚訴訟樣本(離婚起訴書樣本)

離婚房子債務(夫妻離婚房子貸款債務怎么處理)

文職軍人離婚(部隊文職離婚相關規(guī)定)

離婚經典判決(2021法院判決離婚判決書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