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是什么法律行為
法律主觀:
接受遺贈是法律行為,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法律行為是指法律事實的一種。能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人的活動(行為)。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條 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遺贈有什么法律特征
(1)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
(2)遺贈人只能是自然人,遺贈受領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作為遺贈受領人的自然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是死后法律行為;
(4)是一種無償法律行為;
(5)不能代理。遺贈必須由遺贈人本人用遺囑的形式直接進行意思表示。
【法律依據】
《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一半繼承一半遺贈什么意思
遺贈是指被繼承人通過遺囑的方式,將其遺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予國家、社會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繼承遺贈就是繼承遺贈的財產。
遺囑繼承、遺贈雖都是公民按照個人的意志自由處分自己遺產的法律行為,但遺贈與遺囑繼承又有顯著。遺贈是與遺囑不同的概念,但是遺贈也是可以和遺產一樣被繼承的,前提是被贈送的人要在有限的期限內接受遺贈的財產,繼承人才能繼承遺贈。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法律快車,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幫助。
相關推薦:
離婚房產問題(離婚房產分割問題)
非法同居生子(非婚同居可以生孩子嗎)
遺棄多久才構成遺棄罪(父母扔下孩子多長時間是遺棄罪)
如何去處理遺產繼承糾紛(產生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有效的遺囑必須具備什么(遺囑有效的4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