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二胎的補助政策
現在國家二胎政策放開了,很多人都想嘗試著自己再生一個。也有的人會考慮到本身自己家的經濟情況,看能不能承受住再要一個孩子。想要二胎還得看看自己身體狀況適不適合要,如果不適合做檢查治療都要花錢,那么國家二胎政策有補貼嗎?
國家二胎政策有補貼嗎
如果當地政府有生育補助的規定,你可直接向當地計生部門咨詢。如果當地政府沒有這個規定,那么也就沒有這個補助政策的,因為國家和省市是沒有這樣規定的。二孩政策是中國實行的一種和計劃生育政策相對應的生育政策,指符合指定條件的夫婦允許生育二胎。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允許普遍二孩政策。
什么家庭情況可以生二胎
1、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雙方均為少數民族,只生育一個子女的。雙方均為歸國華僑,或者來本省定居不滿6年的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居民,只有一個子女在內地定居的。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計不超過兩個的,但不適用于復婚夫妻。
2、婚后不育,夫妻雙方均滿30周歲,依法收養一個子女的。第一個子女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礦工井下作業連續5年以上,并繼續從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個女孩的。農村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政策開放以后讓很多人都已經蠢蠢欲動了,畢竟以前多生一個就要罰不少錢,現在好不容易可以正常要了,誰不想能多個孩子讓家里熱鬧一些。到時候如果生了還可以跟老大做個伴,兩個人以后有什么事還能商量,互幫互助,也挺好的呢。
北京博士后二胎有補貼嗎
有。根據查詢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顯示,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參保人員生育保險實施細則》相關規定,對于已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的家庭,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后,可享受每個月300元的生育津貼。同時每個孩子均可獲得1000元的新生兒一次性獎勵金。
惠州二胎生育津貼發放標準
法律分析:1、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屬于計劃內生育2、按照規定參加生育保險12個月或以上,且繼續繳費3、參保人生育前6個月直至用人單位申領生育津貼時均處于職工醫保參保繳費狀態4、已按照規定辦理了生育備案5、用人單位為非財政全額撥款。
惠州生育津貼標準
1、根據現行惠州生育保險政策和惠州計劃生育政策規定,2018年5月1日(含5月1日)后生育的生育津貼產假計算天數,順產的98天產的增加30天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15天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15天孕滿4個月流產的42天。
2、現行惠州生育津貼計算基數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即以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3、生育津貼總額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0)*產假天數。
4、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獎勵假80天不納入生育津貼享受范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2018年國家最新二胎政策有哪些
2013年11月15日,中央公布消息,決定放開“單獨二胎”,即一方獨生子女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而各個地方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修訂辦二胎準生證的流程。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生二胎新政策:是放開“單獨兩孩”不是“單獨二胎”“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15日發布的《改革決定》,宣布了這一人口與生育政策的重大調整。而衛計委相關人士明確指出,其實按照嚴格意義上來說,此次的新政應該簡稱為“單獨兩孩”更為準確。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就明確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也就是說,如果“單獨家庭”的第一胎生的是雙胞胎或多胞胎的話,那該家庭就不再適用此次的新政了。 2、辦二胎準生證的流程因為每個地方的實際情況不同,辦理流程可能會稍有差別。大致一般的流程。準備、提交材料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子女出生證原件以及復印件,還有近期孕檢說明和特殊情況證明等,攜帶這些材料到男方 戶籍所在地 區居委會領取《再生育申請表》一式四份。要將申請表送交單位,讓單位加具意見。男女雙方戶籍所在地社區居委會加具意見。(三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街道計生機構在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審批后五個工作日內上報。如果同意,社區委員會將申請人《服務證》移送街道計生機構辦理手續,手續辦理完畢后,《服務證》送還申請人。反之,將簽發《不予安排再生育一個子女通知書》。
相關推薦:
離婚前的規則(離婚的流程和手續辦理前規則)
自由協議離婚(關于雙方自愿離婚的程序)
軍人父母離婚(兒子當兵父母能起訴離婚嗎)
離婚協議檔案(民政局是否存檔離婚協議)
離婚注意財產(婚姻六年離婚 財產分割有何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