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如下:
兩者是一種親子關系。所謂的親子關系,就是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看到真實的自己。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表達自己的感受,需要來自他人的回應。
父母需要與孩子建立融洽的親密關系,這樣才能有效的引導孩子走向成長。愛孩子,更要有愛的方法。作為父母,你需要重塑與孩子的連接和情感的流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愛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
簡介:
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在活動過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關系或心理上的距離。人際關系反映了個人或群體尋求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因此,人際關系的變化與發展決定于雙方社會需要滿足的程度。
人在社會中不是孤立的,人的存在是各種關系發生作用的結果,人正是通過和別人發生作用而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
父母子女關系(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法律上指父母與子女間權利義務的總和。又稱親子關系。父母子女關系通常基于子女出生的事實而發生,也可因收養而發生。
前者稱為自然血親的親子關系,以雙方在血緣上的直接聯系為根據;后者稱為擬制血親的親子關系,以收養的法律效力為依據。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只能因死亡而終止。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可因收養的撤銷和解除而終止。
法律分類:
①父母與親生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之間的關系。
②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的關系。
③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的關系。父母與非婚生子女之間,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之間,均適用法律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以保護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親屬關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親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孫子女和外孫子女、兒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如伯伯、叔叔、姑母、舅、阿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父母與孩子之間并非只是簡單的養育關系,
或者說,人與人之間從來都不是只有一種關系存在。
同學之間也可以同時是朋友關系,
同事之間也可以存在朋友關系,
夫妻關系之間也可以同時存在友誼、親情、以及同事關系。
那么父母與孩子之間具體存在著哪幾種關系?
這些關系的存在又是如何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呢?
我們來通過這篇文章認真地梳理一番。
一、上下級關系
父母與孩子之間很多時候就像領導與下屬之間的關系,父母會安排、指揮孩子做事,孩子會根據父母的指令去執行。
那父母到底該如何當一個好的“領導”呢?
好的領導不僅要會帶領下屬做事,同時也要學會承擔因下屬失誤而帶來的責任。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因為下屬失誤而產生了損失,此時需要承擔責任時, 領導將過錯全部推給了下屬,那此時下屬心里會怎么想?
2021年7月份上映的港片電影 《怒火.重案》 就深刻地演繹了這一結果的悲劇,因警隊高管一心想巴結富商,于是下命令讓下屬不擇手段的辦案,最后導致犯罪嫌疑人死亡,可在庭審時,高管卻將責任推卸至一干二凈,最后五名下屬警員全部被判坐牢五年,五年中在獄里每天被當初他們逮捕的犯人追打,雖有幸活著出獄,但心靈去墜入了極度的灰暗之中,最后開始實施報復行動。
這樣的情況在孩子身上是否會發生呢? 當然不會這么嚴重,但卻又極度相似。
假設某一天你的孩子因為最近連續幾天作業都沒有完成,你因此被老師請到了學校,面對著老師的批評,許多的父母是會感覺很沒面子的,于是你當即對孩子不寫作業的行為劈頭蓋臉的一通指責。
整個過程,好像除了孩子沒寫作業確實有錯之外,不論是老師還是做為家長的你,好像都沒有做錯。
這情節是不是像極了上面所介紹的港片?
可能你會認為,我也在承擔責任呀,我不是也被老師批評了嗎?
因為是被迫,而不是主動,所以這種承擔并不能彰顯出你身為孩子“領導”的魅力。沒有魅力可言,你在孩子眼里會感覺靠不住,不僅如此,剛被老師批評完,接著又被自己父母再痛批一頓,此時的孩子只會感覺到孤立無助,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孩子知道自己犯錯了嗎?當然知道,如同電影中那群下屬警員一樣,他們也知道自己不該為辦案不擇手段,但此時沒有任何一個人幫他們說話,但凡此時有任何一個人為他們說上兩句,即使最終仍然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也不會最終導致他們集體黑化。
那么身為孩子的領導,如何才算是稱職呢?
我們要學會替孩子“擋”。孩子在被請家長之前,肯定已經被老師批評過了,作為家長來到學校后,在接受老師的情況反映時,可以選擇默默地接受批評,配合好老師的教育工作,但不要再當著老師的面,馬上對孩子進行指責,這并不是對老師表達自己正在盡責最好方式,相反只會讓孩子感覺到無助。
正確的做法是: 帶孩子回家,或者找一個地方,給孩子買杯飲料,因為甜食可以舒緩人的緊張情緒,在放松了之前的緊張之后,再和孩子坐下來慢慢談道理,此時的孩子心一定是會被暖到的,因為在孩子的預想當中,自己被請家長之后,一定是少不了一頓揍,但卻沒想到自己的父母反其道而行之。同時孩子被老師剛剛批評完,心靈正是需要被撫平的時候,父母真的沒有必要再痛批一頓,繼續在傷口上撒鹽。
當一個領導能夠替下屬擔責的時候,在下屬的眼里,這樣的領導會被他們視為“領袖”。“領導”與“領袖”的區別就在于在關鍵的時刻懂得抓住機會施展個人魅力,讓下屬被自己的魅力所感染到,從而達到服眾的效果。
二、朋友關系
父母與孩子之間還存在著一種朋友關系,當然,這種關系已經被很多人說爛了,不過我既然還會再提出來,并非只是為了我這篇文章的完整性。既然敢再說,也一定是對這種關系有著一種新的延展性闡述。
我們首先要問自己, 怎樣才算朋友?我們自己又是怎么與孩子做朋友的呢?
有家長會說,
我和孩子一直以朋友的身份相處呀!
我陪孩子玩水槍,冬天還一起打雪仗,帶著孩子一起有說有笑。這難道還不算朋友嗎?
這樣與孩子相處,好像沒什么問題,不居高臨下,與孩子一起玩耍,平等相處,
但是不是感覺這種朋友的相處方式當中, 是不是差了一點什么?
我們總是教育孩子不要亂交朋友,那些對自己沒有幫助,相互之間不能取長補短,只能同甘不能同苦的人一定不是真朋友,那些整天在一起只會玩樂,不懂進步的“酒肉朋友”不交往也罷。
這樣一梳理, 是不是感覺自己好像與孩子就如同“酒肉朋友”一般?
我們有沒有向孩子傾訴過自己的內心?
我們總是渴望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 但我們又是否有過“以心換心”的行為?
曾經我在論壇上看過一位網友回憶他小時候親眼看到自己媽媽非常傷心無助的時刻,這位網友說,記得他小時候,外婆去世了,在葬禮結束的當天回家后,媽媽抱著他哭著說:“寶寶,媽媽以后再也沒有媽媽了!”這一句話觸及了他的內心深處,成了他長大后一直無法抹去的一幕。
媽媽在我們每個人的眼里都像一個“哆啦A夢”,我們要什么,媽媽就能給什么。
媽媽是最堅強的,媽媽也是最有勇氣的,為了保護我們,媽媽是無敵的超人。
可是經歷了外婆的去世,我們才知道媽媽并非是無敵的,
朋友之間應該是什么樣的?
其實我們都很清楚,朋友之間絕非只是停留在一起吃喝玩樂,朋友之間是可以相互傾訴的,述說的自己的不愉快,為朋友撫平那顆受傷的心,
很多父母認為沒必要,或者不應該去述說自己的苦,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著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家長們這么想當然沒有錯,但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折中的。
我們不必要將自己經歷的不愉快全盤向孩子托出,但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或者簡單地跟孩子的訴說一下自己此時的心情,以此得到孩子的理解。
我曾經接觸過這么一對父子,
爸爸來武漢創業之初,只帶來還在讀三年級的大兒子過來,小兒子與愛人還在老家。
當我介紹完這個家庭的背景之后,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一個男人又要創業,還要帶兒子,而且兒子還是讀三年級,這個年齡的孩子,鬧騰程度,有經驗的父母是可想而知。
但現實卻恰恰相反, 經常遇到周末要陪孩子,又正好需要出去談個業務,于是只能把孩子先放在書店,叮囑孩子安靜看書,這樣的情況經常有,但孩子卻很配合爸爸,真的就是安靜的看書,每天都會按時完成作業,學習上,除了接送,并沒有讓爸爸操太多的心。
其實孩子是懂事的,他們的鬧騰其實也是會挑環境的,孩子能感受到安全與太平,所以放縱起來就無所顧及,但孩子也知道父母正在辛苦的忙碌,自然也會知趣的配合,孩子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不懂事。
與孩子相互傾訴,以心換心,不僅可以方便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也可以換來一份孩子的理解,這才是真正的朋友關系。
三、同學關系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確實不假,教孩子做人,教孩子做事,輔導孩子作業,必要的時候還得把學校的課本在家里再給孩子講一遍,堪稱全科教學。
但也有父母教不了的時候,那沒辦法,學校搞不定,就再送出去培訓吧。
這方法以前行,現在可搞不定了,雙減政策之后,很多城市的校外培訓機構就徹底地取締了。政策實施之后的許多家庭開始出現了“雞飛狗跳”的不安寧,小區里的夜晚總能隱約聽到孩子在家里被父母訓斥的哭聲,家長們也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
但任何的政策都是具有雙面性的,有人因政策導致生意關張,但也有人因政策而發家,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每天都在不同的城市,同一片天空下,不斷的上演著。我們無法改變政策,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政策為我們制造的“親子機會”。
曾經有一位朋友跟我說, 等她的孩子上學了,她就陪著孩子把學業全部再上一遍,等孩子將來高考了,就和孩子一起參加高考,以前高中物理和化學沒學好,以后正好再陪孩子一起學一遍,雖然她的工作完全用不上高中物理與化學,但總對自己曾經的高考失利留有遺憾,現在有孩子了,將來和孩子一起學習,也許能把這種遺憾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抹去。
我這位朋友確實是一個很好學的人,雖然當年高考失利,但大學畢業后,工作也算順利,即使現在工作了,她也經常書不離手,與她交談,總有談資,甚至受益匪淺,常有醍醐灌頂的頓悟。這就是 學習的力量, 她用自己的勤奮彌補了當年的失利,我想這也是她工作能夠順利的原因吧。當她向我說這番話的時候,她說的很輕松,但表達的很肯定。 我看到的并非是一個女人的幻想,也不僅僅只是一種憧憬,而是讓我看到了一種暗暗的決心。
我們總說孩子害怕困難,遇問題不愛動腦子想辦法,但我們也從來沒有帶著孩子,告訴孩子解決困難應該如何一步步地去搜尋好的方法。
我們查找、搜索、翻閱、對比,這所有的動作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孩子在面對難題時,就不會表現出一副無能的樣子了。
和孩子一起學, 當孩子不會,自己也不會的時候,我們作為成年人,有著更強的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我們帶著孩子一起去尋找方法的行為,就是讓孩子耳濡目染的學習面對困難時該如何去做的最好方式。
孩子是我們完善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機會,因為孩子的出生,我們需要讓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現得更加完美,或者說,我們可以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去盡善盡美。不要把這種機會當作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懲罰,我們要學會“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的思維,有得必要舍,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一定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2021加油帶頭人# #教育聽我說# # 育兒 事務所# #愛是個動詞#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