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訴訟管轄法院
一、離婚訴訟管轄法院規定是被告的住所地法院管轄或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
1、在一般情況下依據“原告就被告”的原則,也即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其中,公民的 “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2、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4、下列離婚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⑴、被告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br>⑵、被告下落不明或者被宣告失蹤;
⑶、被告在勞動教養的。
二、夫妻一方或雙方被監禁,由哪個法院管轄?
1.一方當事人被監禁或者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雙方當事人都被監禁或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雙方當事人都被監禁的,被告被監禁或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監禁地或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被告被監禁或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不足一年的,仍應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離婚訴訟管轄法院一般原則
1.被告的住所
離婚案件在被告住所地法院的訴訟實踐中更為常見?!睹袷略V訟法》第21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被告的住所是指被告身份證或戶口簿上注明的地址,即賬戶所在地。如果被告的戶口所在地是他通常居住的地方,那么案件將被起訴到被告戶口所在地的法院,這是簡單明了的,在此不再重復。
2.被告的慣常居住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2條規定,夫妻雙方離開住所一年以上的,一方提出的離婚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1)提供被告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到派出所查詢被告的戶籍信息。如果被告已經在北京申請了暫住證或居住證,戶籍信息查詢可以顯示該登記信息。登記信息上顯示的臨時居住地址或在北京的居住地址可以作為被告經常居住地的證明。被告可以向其慣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訴訟,并在該信息的打印頁上加蓋警察局的公章。
(2)如被告未在北京申請暫住證或居住證,由被告居住區的居委會或物業出具《居住證明》,證明被告在該區連續居住一年以上。該證明也可作為被告慣常居住地的依據,從而在北京提起訴訟。
3.原告的住所或慣常居所
《民事訴訟法》第22條規定,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其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因身份關系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訴訟;
(二)關于下落不明或被宣布失蹤的人的地位的訴訟;
(三)對被采取義務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針對被監禁者的訴訟。
如果被告有上述第(一)-(四)種情況,他可以向原告住所地或慣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訴訟。但是,應當指出的是,原告在向自己的居住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訴訟時,需要證明被告符合上述條件。例如,“被監禁人提起的訴訟”需要提供監禁證明來證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4條規定:已在國外結婚定居的華僑,因離婚訴訟必須由國籍國法院管轄而不被居住國法院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如果雙方都在國外結婚,現在在國外定居,而居住國的法院認為離婚應在國籍國進行,雙方可以向一方的原居住地和最后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訴訟。
3.一方住在國內,另一方住在國外——國內一方的住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5條規定,如果一名中國公民居住在國外,而另一名居住在中國,則由國內公民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任何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的離婚訴訟。外國當事人向居住國法院提起訴訟,國內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如果雙方中的一方已在國外定居,而另一方仍居住在該國,無論哪一方提起離婚訴訟,該國一方居住地的法院都有管轄權。雙方可以向對方在該國的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訴訟。在國內法院提起訴訟時,有必要提醒原告提供外國當事人在國外居住的證明,如出入境記錄等,否則國內法院無法知道案件是否在對方當事人在該國居住地的管轄范圍內。
雙方都在國外,但尚未定居——任何一方在該國的住所。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6條規定,如果中國公民雙方都沒有在國外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由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如果雙方都住在國外,但不屬于定居情況,他們應在當地法院提起訴訟的一方在該國。
第三,拖延時間的“利器”:管轄權異議之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25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被告應當自收到起訴狀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應當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進行審查。異議成立的,應當決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駁回。
《民事訴訟法》只有兩項100多字的規定,賦予被告在民事訴訟辯護期間將案件提交其他法院管轄的權利。然而,它在實踐中經常被濫用,嚴重背離了立法宗旨。
四、涉外離婚管轄情況:
1.若涉外婚姻的雙方當事人在國內均有住所,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原告是我國公民在我國境內有住所,被告不在我國領域居住的,原告提起離婚訴訟時,由原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3.在國內結婚并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必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或一方在國內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4.在國外結婚并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內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5.雙方當事人在國外,但未定居,任何一方起訴離婚時由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6.涉港、澳、臺的離婚案件的管轄,比照涉外案件處理。
五、原告所在地管轄情況:
1.被告一方被注銷城鎮戶口的,由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非軍人對軍人提出離婚訴訟的,若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3.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離婚訴訟的。
4.對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離婚訴訟。
5.對被監禁的人提起離婚訴訟的。
6.對被勞動教養的人提起離婚訴訟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二條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三條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相關推薦:
離婚需填表格(離婚填寫什么表格)
起訴離婚答辯(離婚被告答辯方式)
離婚起訴去哪(夫妻一方要離婚去哪起訴離婚)
離婚夫妻打架(夫妻離婚打架后至傷如何處理)
因老人而離婚(因為老人的原因想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