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我國法律已有明確規定了勞動仲裁不收取費用,但是并不代表著在這個打官司的過程中不需要花一分錢。一、勞動仲裁費用需要多少勞動仲裁費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仲裁費包括案件受理費和處理費兩個部分。受理費由仲裁申請人預交;處理費包括差旅費、勘驗費、鑒定費、證人誤工誤餐費、文書表冊印刷費等實際開支,由雙方當事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申訴書副本1日內預交。(二)結案后,仲裁委員會按照仲裁費由敗訴方承擔的原則,予以確定。雙方部分敗訴的,由雙方當事人承擔。(三)當事人撤訴的,全部費用由撤訴方承擔。(四)經仲裁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仲裁費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如果生活困難無力支付仲裁費,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減免或緩交。仲裁委員會應根據申請人的實際情況,依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的規定,對勞動者繳納仲裁費確有困難的當事人予以減、免、緩交。二、申請勞動仲裁流程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作出裁決。勞動者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與受理: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實踐中,仲裁申請書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申請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證號或者其他身份證件號碼以及聯系方式;2、被申請人名稱、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3、發生爭議的事實、申請人的主張和理由等。仲裁委員會在收到申請書后,應在七日內審查作出受理與否的決定。開庭與裁決:1、仲裁庭應在開庭前5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開庭時間、地點書面通知當事人;2、當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處理,對被申請人可以缺席仲裁;3、開庭后應宣布仲裁人員名單,詢問是否申請回避;4、然后當事人陳述并辯論,最后進行裁決。注意: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作出裁決。勞動者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另外,有兩類勞動爭議是一裁終局的,一是小額訴訟案件;二是標準明確的案件。具體有:1、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2、追索工傷醫療費的案件;3、追索經濟補償的案件;4、追索賠償金的案件5、國家對相關標準有明確規定的案件,如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等上訴案件一裁終局針對的是用人單位,如果勞動者對判決不服,依然可以提起訴訟。這也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權利。三、勞動仲裁能拿到工資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的規定,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和國家規定及時足額發放,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勞動者的工資。用人單位克扣工資的,勞動者可以直接提起勞動仲裁,公司除應當足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外,還需加發相當于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2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2、提交材料后,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后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后開庭審理,之后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綜上所述,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但是如果是當事人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應該繳納仲裁費。如果請了律師還需要支付律師費
法律客觀:根據《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收費管理辦法》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勞動仲裁機構繳納仲裁費。仲裁費包括受理費和處理費:勞動爭議案件受理費收費標準: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每件50元。勞動爭議案件處理費收費標準:(一)沒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每件300元。(二)有爭議金額的案件,按下列標準累加收費:1.爭議金額在1萬元以內(含1萬元)的案件,每件500元;2.爭議金額超過1萬元至5萬元(含5萬元)的部分,按3%收費;3.爭議金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的部分,按2%收費;4.爭議金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1%收費。勞動爭議案件的爭議金額以申訴人請求的數額為準;請求的數額與實際爭議金額不一致的,以實際爭議金額為準。申訴人增加仲裁請求、被訴人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相關仲裁請求的,案件處理費按不同的請求分別計算收取。職工當事人交納仲裁費確有困難,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向受案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減、緩、免交仲裁費:①追索工傷醫療待遇,沒有固定收入的傷病殘人員;②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人員;③已經按規定接受法律援助的人員;④勞動仲裁機構認為其它確有困難的人員。
仲裁費由誰負擔
仲裁費由誰負擔?隨著國家普法的節目越來越多,大家對法律的相關知識也了解的越來越多,現在參加工作的人們,都學會了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有的朋友在遇到一些事情,需要請律師請工作人員仲裁的時候,很多人會疑問仲裁費由誰負擔呢?
仲裁費由誰負擔1仲裁庭在仲裁裁決中或在案件結案時,有權對仲裁費用的最后承擔作出決定。
仲裁費用原則上由敗訴方承擔;當事人部分勝訴、部分敗訴的,由仲裁庭根據當事人各方責任大小確定其各自應當承擔的仲裁費用的比例。
仲裁費用如何收取
仲裁費用按照雙方爭議金額的大小按遞減比例收取仲裁費,收費標準按照國務院辦公廳《仲裁委員會仲裁收費辦法》的規定,經物價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確定的收費標準計算。
申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5日內(最后一日遇節假日順延)預交仲裁費。
原則上,仲裁費不能減免。確有困難的,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最多可以緩交一半,但須在開庭前交清。
如果不預交,又不申請緩交仲裁費的,視為撤回仲裁申請。申請人到財務室交納仲裁費的,現金、支票均可,也可以通過銀行轉帳。
什么是仲裁費用
仲裁費用是指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依法應當交納的一定費用。
包括:
1、案件受理費。用于給付仲裁員報酬、維持仲裁委員會正常運轉的必要開支,由申請人或反請求人在提出仲裁申請或反請求時按照仲裁案件受理費表的規定預交。
2、案件處理費。包括:
(1)仲裁員因辦理仲裁案件出差、開庭而支出的食宿費、交通費及其他合理費用;
(2)證人、鑒證人、翻譯人員等因出庭而支出的.食宿費、交通費、誤工補貼;
(3)咨詢、鑒定、勘驗、翻譯等費用;
(4)復制、送達案件材料、文書的費用;
(5)其他應當由當事人承擔的合理費用。第(2)、(3)項規定的案件處理費,由提出申請的一方當事人預付。
仲裁費由誰負擔2仲裁庭在仲裁裁決中或在案件結案時,有權對仲裁費用的最后承擔作出決定。
仲裁費用原則上由敗訴方承擔;當事人部分勝訴、部分敗訴的,由仲裁庭根據當事人各方責任大小確定其各自應當承擔的仲裁費用的比例。
當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經仲裁庭調解結案的,當事人可以協商確定各自承擔仲裁費用的比例。
仲裁庭是怎樣組成的?
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員或者一名仲裁員組成。由三名仲裁員組成的,設首席仲裁員。
當事人可以約定仲裁庭的組成方式。當事人約定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應當各自選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員,第三名仲裁員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員是首席仲裁員。
當事人約定由一名仲裁員成立仲裁庭的,應當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
當事人沒有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約定仲裁庭的組成方式或者選定仲裁員的,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仲裁庭組成后,仲裁委員會應當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
仲裁中的仲裁員與律師有何區別?
在仲裁中,仲裁員的身份類似于法院的法官,其職責時依據事實和法律以及公平和合理的原則來審理案件,分清是非,并對爭議事項作出裁決。
所以仲裁員應當是獨立的和公正的,不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也不從任何一方收受報酬。
仲裁員審理案件的報酬由仲裁機構支付。
仲裁中的律師身份與仲裁員迥異。律師是代表仲裁中某一方的利益,其工作是為該方提供律師意見,準備和提交證據,參加仲裁庭的庭審,向仲裁庭陳述意見并同對方當事人進行辯論。
律師代表的其委托人的利益,并向其委托人收取代理費。
仲裁費由誰負擔3經濟仲裁費用標準的內容如下: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財政部頒布的《關于經濟合同仲裁費和鑒證費收費標準及其使用范圍的規定》,案件受理費按下列標準收取:
(一)爭議金額在10萬元以下的收取5%,最低不少于20元的經濟仲裁費用;
(二)爭議金額在10萬元至50萬元的,收取500元,加收超過10萬元部分的4%的經濟仲裁費用;
(三)爭議金額在50萬元以上的,收取2100元,加收超過50萬元部分的3%,但最高不得超過1萬元的經濟仲裁費用。
仲裁費用收取的標準是多少?
1000元以下的部分40元——100元
1001元至50000元的部分按4%——5%交納
50001元至100000元的部分按3%——4%交納
100001元至200000元的部分按2%——3%交納
200001元至500000元的部分按1%——2%交納
500001元至1000000元的部分 按0.5%——1%交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