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應該怎么處理
家庭暴力受害一方可以選擇調解、向公安機關報案、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夫妻之間的家暴還可以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家庭中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請求援助,可以是受害人自己,也可以是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我國法律規定這些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后,應當給予幫助、處理。
家暴中的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認為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誡書。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指家暴中的受害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后,如果發現情況緊急的,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作出。不緊急會在七十二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或者駁回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內容包括:“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相關法條】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條?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后,應當給予幫助、處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六條? 家庭暴力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誡書。
告誡書應當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實陳述、禁止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等內容。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九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依法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對家庭暴力受害人緩收、減收或者免收訴訟費用。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家庭暴力在法律上該怎么處理?
現在我們在網絡上可以看到很多夫妻會因為家庭暴力離婚,所以大家現在對于家庭暴力這個話題也是比較關注的,所以大家都很想知道,如果發生了家庭暴力在法律上要怎么處理呢?家庭暴力是一件特別不好的事情,不僅會影響家庭和睦,而且還會傷害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如果嚴重的話還會觸犯法律。
家暴不管是在哪一個國家都算得上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所以如果有家暴行為的話,肯定是要依法追究他的刑事責任的。在發生家暴之后,受害人是可以向居委會和村委會以及所在單位提出請求的,請他們對當事人作出調解勸阻。而且在發生家暴之后,居委會和村委會以及相關的單位是有義務進行阻止的。如果受害人提出請求的話,公安機關也應該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實施行政處分。
而且家庭暴力也可以作為訴訟離婚了一項重要的證據,因為只要有家暴的話,是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離婚的,不用經過離婚冷靜期或者是法院調解。而且在家庭暴力之后,受害方是可以向施暴人提出離婚后申請經濟賠償的。所以如果在婚姻生活中遭受了家庭暴力,一定要保留好相關的證據,不要忍氣吞聲應該及時拿去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果對方只是偶爾家暴的話,那么這個時候可以看兩個人的家庭情況,如果可以經過調節的話,可以去找對方的父母或者是一些長輩進行調解。如果是酒后家暴的話,那么要注意對方飲酒的次數和時間,最好不要讓對方喝酒。如果是經常性地進行家暴的話,那么這個時候就不要忍氣吞聲了,還是盡量離婚或者是報警吧。
相關推薦:
離婚協議書的樣本(雙方離婚書面協議書范本5篇)
怎樣搜集離婚證據(離婚證據怎么取證)
離婚后財產怎么分配(夫妻離婚后財產如何分配)
離婚需要什么樣的證據(起訴離婚 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各幾份)
離婚的程序和條件(現在辦理離婚手續需要走哪些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