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贈與只有贈與協議,沒公證,沒過戶。有效嗎?
贈予協議有效,不過不代表房產所有權歸屬,所有權要辦理過戶登記
《物權法》
第九條 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五條 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
不過戶等于沒有交付,未生效
房屋贈與協議書怎樣才有法律效力
房屋贈與協議書怎樣才有法律效力房產贈與人必須具有真實的意思表示,并且必須對其所贈房產擁有所有權。
根據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正的聯合通知》第三條規定,贈與房地產必須辦理公證。
房屋贈與協議效力:
享有產權的房屋所有人有權自由處分自己的房產,可以將房產贈與他人,并簽訂房產贈與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贈與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能隨意撤銷。因此,受贈人雖然約定將房產贈與另一方,但是房屋作為不動產,只有在辦理了正式的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后產權才會發生轉移。因此在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是可以撤銷贈與的,此時受贈人并不能請求法院判令繼續履行。
房產贈與協議經過公證效力: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通常情況下并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所以一經公證該贈與合同即生效,贈與人反悔的要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由于房產贈與只有依法辦理了登記才能轉移房屋產權,所以只是經過了公證但是沒有辦理房屋登記手續,受贈人只能依據合同法要求贈與人承擔違約責任,并不能得到房屋的產權。
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就有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 【定義】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房產贈與人必須具有真實的意思表示,并且必須對其所贈房產擁有所有權。根據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正的聯合通知》第三條規定,贈與房地產必須辦理公證。
去公證就有法律效益了,公證過之后就代表了國家已經受理并且有記錄了,這份協議將會有法律效益
贈與合同沒公證有效嗎?
“贈與合同的生效并不以公證為要件,并非一定要公證。但贈與人和受贈人雙方協商一致進行公證,是意思自治行為,法律也不禁止。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通常情況下并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所以一經公證該贈與合同即生效,贈與人反悔的要承擔違約責任。
贈與合同只要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效力性規定,不違反國家政策等,是有效的。
按《公證法》,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公證不是贈與合同有效的條件。
贈與合同,最好是到公證處公證過,才具備法律效應。
贈與合同可以不公證嗎房屋贈與合同不公證有效嗎
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
贈與合同可以不公證,但只有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通常情況下并不享有撤銷贈與的權利,所以一經公證該贈與合同即生效,贈與人反悔的要承擔違約責任。不過如果只是經過了公證但是沒有辦理房屋登記手續,受贈人只能依據合同法要求贈與人承擔違約責任,并不能得到房屋的產權。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8條中明確規定:“公民之間贈與關系的成立,以贈與物的交付為準。贈與房屋,如根據書面贈與合同辦理了過產手續的,應當認定贈與關系成立;未辦理過戶手續,但贈與人根據書面合同已將產權證交于受贈人,受贈人根據贈與合同占有、使用該房屋的,可以認定贈與有效,但應令其補辦過戶手續。”
相關推薦:
遺產繼承判決書已經下來了但是對方不履行怎么辦(遺產繼承官司判決后如何執行)
破壞生產罪處罰(破壞生產經營罪的刑罰有何規定)
票據行為的表現(票據詐騙行為的具體表現)
票據返還請求權糾紛(什么是票據返還請求權)
孤寡老人如何贍養(孤寡老人如何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