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劃分
我妻子在騎電動車上班途中,在接近一村莊路口時,突然對面快車道上的一輛卡車左轉越過黃線,穿過兩個機動車道,沖入我妻子的非機動車道,將其撞倒在地。導致她頭面部胸部腹部及四肢多處受傷。(卡車是躲避一左轉的電動車)
證據補充:
照片顯示,肇事車左前輪已經越過白線進入我方非機動車道。交警在醫院向我妻子做詢問筆錄時,無視對方進入我方非機動車道的事實,公然否認我妻子在非機動車道騎行的事實陳述。竟然威脅說:“你如果在非機動車道騎行,就不會發生這起交通事故,則事故與對方無關。”因詢問記錄與事實不符,妻子不想按手印,交警竟然拿著妻子的手按上了手印。后來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說我方負事故的次要責任。當時交警在做詢問筆錄時只有一人到場。請問1.我如何能推翻交通事故認定書2.假設按照警方的說法,我方是否需要擔責。你好,你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認定書》3日內 ,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復核。
(一)行為責任原則
如果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因其由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不負事故責任。
(二)因果關系原則
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時,必須認定哪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關于那些行為在事故中起作用,與事故有直接因果關系的行為才起作用。
(三)路權原則
路權原則即各行其道原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各行其道原則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證,是交通參與者參與交通的基本原則。現代化交通設施給所有的交通參與者規定了各自的通行路線,行人、不同類型的非機動車和機動車都有各自規定的通行路線。然而,在當前的交通環境中,極少有絕對的“專用道路”,“借道通行”必然存在。在強調交通參與者各行其道的同時,也要規范交通參與者使用非其法定優先使用道路的行為,即“借道通行”的行為。在科學的管理制度下,交通參與者在使用非其法定優先使用的道路時,必須遵守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四)安全原則
(五)結果責任原則。行為人的行為雖未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但加重了事故后果,應負事故責任,即結果責任原則。
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
我是晚上六點天黑了 發生的交通事故 車撞人 被撞著在指揮到車 我沒看到人 只看到到車燈和對面來的車燈和限速燈 請問被撞的人在正常行駛的路中間有責任嗎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標準
交通事故責任
交通事故責任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章的行為,過失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所應承擔的責任。
中文名
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標準
分類
行為責任 路權原則等
等級
全部、主要、次要、無責任
快速
導航
劃分依據責任等級
標準介紹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準。
警察會根據你shi警察會根據你行駛的路線進行劃分責任的,如果你正常行駛,沒有別的過錯,那對方就要負全責。
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交通事故責任主要是根據現場的一些嗯,案發的對的一些證據來判定到底是誰是主過錯方,然后再根據這個過錯方他所發生的這個事故的傷害來判定怎樣來進行劃分他們的賠償。
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這由不得自己說了算,這需要交警現場決定的,在這方面的事不必擔心,交警會公平劃分雙方誰負主要次要責任的。
交通事故責任怎么劃分?
車禍過程:一輛山洋的48CC助力車從南向北行駛,快到十字路口之前,看到一輛卡車急速從東向西行駛。助力車就停在十字路口邊讓大車先過,此時大卡車沒有急速過去,而是放慢了車速,沒有開過去的意思。助力車就準備先過去,這個時候大卡車加速了,正好撞在助力車上。助力車上的兩個人嚴重受傷,一個鎖骨被撞斷,一個顱骨骨折。請問責任怎么劃分?rnrn回答盡可能的詳細個人以為,助力車應該負主要責任(占70%),大卡車負次要責任(占30%),由于助力車屬于非機動車,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執法條例》的精神,在賠償問題上,大卡車應該占40%-50%。
上述判定的原因是:
1、非機動車讓機動車;
2、在沒有信號燈和交警的十字路口,應優先讓右側車輛通行。大卡車位于助力車的右側,應該優先通過。
3、路權等級,在道路上,機動車的路權高于非機動車。
事故處理的程序:
1、應在第一時間報案,包括向交管部門和保險公司;
2、對傷者進行搶救和治療,所需費用由保險公司和社會救助基金墊付,該項事宜由交管部門出面協調;
3、待傷者痊愈或治療結束出院后,由交管部門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依據責任大小及總的損失,確認雙方的賠償額。
補充答案:
1、助力車48CC是機動車嗎?
答:助力車不是機動車,是非機動車,但是大卡車是機動車呀!所以才有上面的分析和結論。大卡車承擔30%的事故責任,卻要承擔40%-50%的賠償責任。
順便多說一句:樓主說的山洋48CC是指氣缸容積吧?要是這樣的話,該車屬于機動車。
附:國家頒布的《汽油機助力自行車標準》規定:燃油助力車必須是實現腳踏和機動兩種功能,屬于汽油機助動的非機動車,車內的氣缸容積不應大于30毫升,整車凈重在40公斤以下,機動離合器脫開狀態下能由人力腳踏驅動,30分鐘腳踏行駛距離應不小于7公里,最高車速不大于每小時20公里。
2、醫療費應該由誰負責?
答:關于搶救和治療費用:原則上由保險公司先行墊付;若沒有投保,則由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由交管部門出面與保險公司或救助基金聯系、協調。但在現實中,多由對方墊付。
待傷者治愈或治療結束后,所發生的一切相關費用以及總的損失,按照交管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以及賠償比例,由雙方進行分攤。如果對方先行墊付的金額,已經超過應負擔的賠償,助力車需要退還對方對付的部分。
3、助力車需要駕駛證嗎?
答:助力車不需要駕駛證,但在國內不少地方,需要牌照,不知樓主說的事情發生在哪里?
由于地域不同,對助力車的管理辦法不同:
在有些地方禁止助力車帶人。
但對于樓主說的山洋48CC,不屬于助力車,屬于機動車,應該辦理牌照,駕駛者必須具有駕照,并按照摩托車的規定上路行駛。
順便多說幾句:
樓主提到的山洋48CC,是禁止上路行駛的。
按照國家頒布的《汽油機助力自行車標準》,山洋48CC屬于機動車,必須辦理機動車登記手續。
按照國家頒布的《機動車登記規定》,類似山洋48CC一類的“燃油助力車”,車輛管理部門不予辦理登記。
也就是說,國家禁止山洋48CC一類的車輛上路行駛。
要是當地交管部門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去處理該次事故的話,山洋車就慘了!
再補充答案:
樓主怎么把補充的問題改了?
看了樓主新補充的問題,個人以為,山洋車應該負更多的責任!
按照道路通行條例:
1、在沒有信號燈和交警的十字路口,應優先讓右側車輛通行。大卡車位于助力車的右側,應該優先通過;
2、次要道路車讓主要道路車!
在這里劃分責任沒任何意義,因為不具有法律效力。想打官司等交警隊的責任認定書出來再說吧!!!
相關推薦:
交通協商賠償(交通事故協商賠償技巧)
追尾賠償方式(追尾交通事故如何理賠)
交通事故訴訟賠償標準(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工業污水處理排放標準)
交通違章處理方法(交通違章處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