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上班超的故事
絲綢之路上班超的故事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漢族,扶風郡平陵縣(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故事一:投筆從戎
班超在為官府抄寫文書時,每日伏案揮毫,常停下來扔下筆嘆息說:“我身為大丈夫,盡管沒有什么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國外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來封侯晉爵,怎么能夠老是干這筆墨營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卻說:“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后以“投筆從戎”指文人從軍。
故事二:質樸箴言
班超被召還的時候,朝廷以戊己校尉任尚接任西域都護,交代工作的時候,任尚對班超說:“君侯您在外國三十多年,而我慚愧地在您之后,責任重大,智慮淺短,您應該可以教我一些事情吧。”班超說:“我年紀大了,變得愚笨了,您出任要職,我班超怎能比得上呢?逼不得已,愿意說幾句甚大高明的話。塞外官吏士卒,本來就不是孝子順孫,都是因為有罪才被遷徙去充邊的屯兵。而蠻夷又懷著禽獸心腸,很難收養而容易壞事。現在您秉性嚴厲而又有些急躁。水清了就沒有大魚,嚴于監察就不得下面的歡心。您應該寬容冷靜,簡易行事,小過失從寬處理,緊緊抓住重要的環節就行了。”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對他的親信說:“我還以為班君有什么奇策,現在他所說的不過平常言論罷了。”任尚到任數年后,西域反叛作亂,任尚也因有罪被召還,就像班超所告誡的那樣。
故事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東漢時,漢明帝召見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帶著一隊人馬,不怕山高路遠,一路跋涉而去。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了新疆。鄯善王聽說班超出使西域,親自出城迎候。東道主把班超奉為上賓。班超向主人說明來意,鄯善王很高興。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來和鄯善王聯絡感情。鄯善王熱情款待他們。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說了東漢許多壞話。鄯善王頓時黯然神傷,心緒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見班超,態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監視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班超說:“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慮,兩國和好。”可是班超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又嚴密。
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拿著戰鼓躲在營地后面,一路手執弓箭刀槍埋伏在營地兩旁。他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吶喊。匈奴人大亂,結果全被大火燒死,亂箭射死。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歸于好。
關于班超在“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漢族,扶風郡平陵縣(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故事一:投筆從戎
班超在為官府抄寫文書時,每日伏案揮毫,常停下來扔下筆嘆息說:“我身為大丈夫,盡管沒有什么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國外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來封侯晉爵,怎么能夠老是干這筆墨營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卻說:“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后以“投筆從戎”指文人從軍。
故事二:質樸箴言
班超被召還的時候,朝廷以戊己校尉任尚接任西域都護,交代工作的時候,任尚對班超說:“君侯您在外國三十多年,而我慚愧地在您之后,責任重大,智慮淺短,您應該可以教我一些事情吧。”班超說:“我年紀大了,變得愚笨了,您出任要職,我班超怎能比得上呢?逼不得已,愿意說幾句甚大高明的話。塞外官吏士卒,本來就不是孝子順孫,都是因為有罪才被遷徙去充邊的屯兵。而蠻夷又懷著禽獸心腸,很難收養而容易壞事。現在您秉性嚴厲而又有些急躁。水清了就沒有大魚,嚴于監察就不得下面的歡心。您應該寬容冷靜,簡易行事,小過失從寬處理,緊緊抓住重要的環節就行了。”班超走后,任尚私下對他的親信說:“我還以為班君有什么奇策,現在他所說的不過平常言論罷了。”任尚到任數年后,西域反叛作亂,任尚也因有罪被召還,就像班超所告誡的那樣。
故事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東漢時,漢明帝召見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善王交朋友。班超帶著一隊人馬,不怕山高路遠,一路跋涉而去。他們千里迢迢,來到了新疆。鄯善王聽說班超出使西域,親自出城迎候。東道主把班超奉為上賓。班超向主人說明來意,鄯善王很高興。
過了幾天,匈奴也派使者來和鄯善王聯絡感情。鄯善王熱情款待他們。匈奴人在主人面前,說了東漢許多壞話。鄯善王頓時黯然神傷,心緒不安。第二天,他拒不接見班超,態度十分冷淡。他甚至派兵監視班超。班超立刻召集大家商量對策。班超說:“只有除掉匈奴使者才能消除主人的疑慮,兩國和好。”可是班超他們人馬不多,而匈奴兵強馬壯,防守又嚴密。
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天深夜,班超帶了士兵潛到匈奴營地。他們兵分兩路,一路拿著戰鼓躲在營地后面,一路手執弓箭刀槍埋伏在營地兩旁。他們一面放火燒帳篷,一面擊鼓吶喊。匈奴人大亂,結果全被大火燒死,亂箭射死。鄯善王明白真相后,便和班超言歸于好。
班超關于絲綢之路的故事,100字左右
班超重開絲綢之路
班超(公元32年~102年),東漢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字仲升。班超是東漢時期我國著名的軍事家與外交家。他生于書香世家,其父班彪,兄班固、妹班昭,均為揚名后世的"史筆",班超卻不愿子承父業,從小就想效法張騫,為國立功,因此才投筆從戎。他征戰萬里,身處西域三十一年,不費漢家糧餉,不勞大軍遠征,重新打通絲綢之路,北逐匈奴,西卻月氏,使西域諸國歸附,立下不世之功。
西漢武帝時,張騫曾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在北卻匈奴的同時,西漢與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的統屬關系,玉門關內外一時出現了牛羊布野,中西商旅不絕的太平景象。后來,由于西漢末年的戰亂,匈奴勢力卷土重來,再次奴役西域各國,絲綢之路中斷,各國人民深受其害,利益大損。
西漢末年至王莽時期,曾納入中國版圖的西域(今甘肅敦煌以西至新疆全區)分裂成55國,匈奴乘虛而入,控制了這一地區,著名的絲綢之路由此中斷。東漢王朝失去了玉門關、陽關以西大片國土,被迫中斷了與西域和中亞各國的交往聯系。東漢始建初,國力羸弱,無暇西顧。到明帝永平末時,日益強大的帝國已積累了足夠的力量,明帝“欲遵武帝故事,擊匈奴,通西域”,班超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走上了歷史舞臺。
公元62年,31歲的班超隨母親和哥哥班固來到洛陽。當時父親已死多年,家境貧寒,他只得靠給官府抄書維持生活。這差事枯燥、勞苦且薪低。一天,“為人有大志”的他在得知匈奴犯邊的消息后,把筆一扔,發出誓言,要像西漢張騫、傅介子那樣,建功西域,以圖封侯,報效國家,言身為大丈夫,“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同事笑其狂,他反唇相譏:“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班超跟隨同鄉、奉車都尉竇固離開洛陽,出擊匈奴,于當年冬天到達涼州(今甘肅清水縣北),開始了他“平生懷仗劍,投筆事戎軒”的戰斗生涯。這時他已41歲,過了不惑之年。
東漢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漢明帝派顯親侯竇固領兵出使西域,聯絡西域小國共同對付匈奴。班超雖然還是竇固營中的一名下級軍官,但很受竇固器重。竇固命班超為“假司馬(代理司馬)”帶領36名隨從,先行到西域去。
班超一行36人,輕車簡從,第一站到達鄯善國。開始鄯善國王廣對班超一行熱情,款待周至,不久,卻變得冷淡起來。班超覺得事情不妙,遂悄悄地與部吏說:“你們看出什么名堂沒有?鄯善王前恭后踞,一定是因為匈奴也派來了使臣,脅迫他背叛漢朝,鄯善王一時拿不定主意的緣故,明智的人可以明察秋毫,何況現在事情已經非常清楚了呢!”正說著,鄯善仆役前來送飯,班超一把抓住他詐道:“匈奴使節已來多日,現在何處。”鄯善國上下本來對此諱莫如深,現在班超一言道破,那仆役以為班超早已知情,遂告訴了匈奴使節的住所。班超從侍者中知道,匈奴使者帶有130多人住在30里外的地方,班超心里有了數。班超扣住仆役,密招隨行36名吏士飲酒,酒到半酣,班超激動地說:“我等身處絕域,為的是建功立業,進取富貴榮華。如今匈奴也派人來此,鄯善王對我們大為不敬,如果他聽從匈奴人的意志,我們就可能被抓到匈奴,從而暴尸邊漠,你們說,現在我們該怎么辦?”大家異口同聲地說:“現今處于生死存亡之地,不管怎么,我們一切聽你的。”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事到如今,最好是乘夜用火攻匈奴使團。他們不知虛實,猝不及防,必亂成一團,我們可以乘勢一網打盡。打掉了匈奴使團,鄯善王自然破膽,成就功業在此一舉!" 有人說,"這么大的事兒,是不是與郭從事商量一下。” 班超瞪起雙目大喝道:"生死存亡的關頭,用不著那么多講究,郭從事是個文弱書吏,讓他知道只能壞事!"
說罷,他即率眾人執械潛行到匈奴使團住所。那夜,正好有大風,天從人愿,班超命數人執鼓隱蔽于敵帳后,看見火光便擊鼓大呼。其余的人執弓拿刀埋伏于大庭兩側,只要有人逃出,便刀砍箭射。班超率數人順風縱火,指揮眾人前后夾擊,風高夜里,火光熊熊,在一片擂鼓吶喊中,匈奴使團被燒的燒,殺的殺,130余人片甲不存。第二天,班超拎著匈奴使臣的首級去見鄯善王,鄯善王嚇得面色如土,從此甘愿歸附于漢朝。
竇固把班超首次出使殺敵立功的事情向明帝作了奏報,漢明帝對班超十分欣賞,任命他為漢使持節(符節,使者的憑證)行事。班超奉命出使于闐(今新疆和田),帶領的還是那36名隨從。
此后,班超相繼安撫了于闐,穩住了疏勒,重新開通了絲綢之路,經過五年多的西域諸國多已臣服,只有南道的莎車、北道的龜茲,焉耆等國不服。
公元85年,班超開始著手布置進攻莎車軍事。當時,班超僅有兵馬一千八百余人,憑這兵力進攻一個帶甲十萬的國家當然是不可能的。于是,班超采取了借兵戰略,發動于闐、疏勒兩國之兵出征。
班超的對手莎車當然也了解到這種情況,遂派使臣以重利誘惑疏勒王忠背漢。疏勒王忠見財眼開,遂據烏即城叛漢。班超當即立斷,改立疏勒行政官成大為王,集合未叛之疏勒部落討伐的疏勒王忠,迫其逃遁。第二年,前疏勒王忠自以為得計,興高采烈地來到班超營地,帶了七百從人,準備乘班超不備下手。班超假作高興,攜忠入帳,酒剛一巡,班超以擲杯為號伏兵四起,忠身首異處; 接著忠部下也被伏兵斬殺殆盡。
重定疏勒之后,公元87年,班超調集于闐等國部隊二萬五千人再次攻打莎車。莎車王向龜茲求救,龜茲王遂派左將軍,聯合溫宿、姑墨、尉頭等部五萬人前往救援,與莎車兵合兵一處,共有十余萬人,出戰迎敵。面對敵我力量懸殊的態勢,班超知道決不能硬拼,因為屬于他自己的部隊只有一千八百人,其余都是戰斗力不強的西域諸國部隊,一遇強敵,非潰不可。因此,他制定了一個誘敵分散,直搗大營的戰略。明白宣告要分兵撤退,于闐部隊向東,而班超向西。然后有意讓俘虜脫逃,讓他們逃回莎車大營,報告這一"軍情"。莎車王聞訊,十分高興,遂分兵兩路,一路去截于闐部隊,一路去攔擊班超。
班超見敵人中計,又秘密地把部隊集攏起來,晝夜兼程奔襲莎車大營。莎車大營只剩下萬余守兵,看守著大批牲畜和輜重。莎車王見此,只好歸服。龜茲等部沒了牛羊輜重,也只好一哄而散。
此后兩年,漢朝又派竇憲等率大軍攻伐北匈奴,迫其遷往阿爾泰山以西。龜茲及屬國向因援莎車失利,元氣大傷,現在又失去了北匈奴的后臺,遂向班超納表,表示歸順漢朝,至此,西域基本上變成了友善的土地。
班超在西域前后達30年。中國西部的蒼野荒漠、烽堠邊關,既是他立功的戰場,也消損了他的健康。正如他的妹妹班昭所言,多年的“胸脅疾”,已將他折磨得“頭發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班超不是洛陽人,但在洛陽生活的11年中,東漢帝都的巍峨壯麗、繁華富庶,給他留下了太多太深的記憶,洛陽,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公元100年,已經69歲的班超給和帝上疏,表明了自己落葉歸根之情,還留下了這段至今仍令人感慨不已的文字:“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班超并沒有“空老”玉門關,而是于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八月回到了洛陽。遂拜為射聲校尉(是掌宿衛兵、地位親要的職務)。可惜的是,只過了一個月,班超病情加重,駕鶴西去,終年71歲
班超在西域前后達30年。中國西部的蒼野荒漠、烽堠邊關,既是他立功的戰場,也消損了他的健康。正如他的妹妹班昭所言,多年的“胸脅疾”,已將他折磨得“頭發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班超不是洛陽人,但在洛陽生活的11年中,東漢帝都的巍峨壯麗、繁華富庶,給他留下了太多太深的記憶,洛陽,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公元100年,已經69歲的班超給和帝上疏,表明了自己落葉歸根之情,還留下了這段至今仍令人感慨不已的文字:“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班超并沒有“空老”玉門關,而是于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八月回到了洛陽。遂拜為射聲校尉(是掌宿衛兵、地位親要的職務)。可惜的是,只過了一個月,班超病情加重,駕鶴西去,終年71歲
班超在西域前后達30年。中國西部的蒼野荒漠、烽堠邊關,既是他立功的戰場,也消損了他的健康。正如他的妹妹班昭所言,多年的“胸脅疾”,已將他折磨得“頭發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班超不是洛陽人,但在洛陽生活的11年中,東漢帝都的巍峨壯麗、繁華富庶,給他留下了太多太深的記憶,洛陽,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公元100年,已經69歲的班超給和帝上疏,表明了自己落葉歸根之情,還留下了這段至今仍令人感慨不已的文字:“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班超并沒有“空老”玉門關,而是于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八月回到了洛陽。遂拜為射聲校尉。可惜的是,只過了一個月,班超病情加重,駕鶴西去,終年71歲。
gftf
-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絲綢之路班超的小故事30字左右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昆侖山的北麓,經過于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干),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相關推薦:
交通事故訴訟賠償標準(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工業污水處理排放標準)
交通違章處理方法(交通違章處理方法有哪些)
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性質(交通事故認定書性質是什么呢)
交通事故糾紛起訴流程(輕微交通事故的訴訟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