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是有法律責任的。有些司機非常聰明。找人蓋包,沒錯,就是找人代替酒駕。那么如何處罰酒駕呢?
首先要確定酒駕是否符合酒駕標準。
1.如果酒駕未達到酒駕標準的“頂袋”(即更換),被發現后,將因涉嫌窩藏被拘留、罰款;肇事者也將被拘留和罰款。
2.行為人構成醉酒駕駛的,涉嫌危險駕駛。危險駕駛罪是指醉酒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或者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行為。
“頭包”涉嫌窩藏犯罪。窩藏、包庇罪是指為明知是犯罪分子的人提供藏身之處和財物,幫助其逃跑或者提供虛假證據予以掩蓋的行為。這會引出一句話。
因此,酒后不要開車。有些人無視交通法規,酒后駕車,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他們很幸運地找到了人來代替他們,最終他們被抓住了,吃了自己的水果,傷害了別人。后果更嚴重。以下是奉賢交警日前破獲的一起酒駕頂包案真實案例:
3月29日20時59分許,一輛白色越野車在沿團青公路由西向東行駛時,與正在沿路線南北行駛的劉電動車發生碰撞。事故造成汽車損壞,劉受重傷。事故發生后,車輛迅速逃離現場。大約半小時后,一輛白色凱迪拉克到達現場,當場發現警察。車里有3個人,包括2男1女。其中,陸姓女子自稱是剛開車時發生事故的司機。當現場民警詢問三人時,發現兩人均有飲酒行為,女子對事件表述模糊,與現場情況不符,覺得不對勁,遂將三人帶至支隊進一步調查。
雖然盧某堅稱自己是開車打人,但支隊事故科處理此案的民警分別詢問了三人,發現鮑某有造成重大事故的嫌疑。最終,在警方的強烈心理攻勢下,鮑承認自己是事故的肇事司機。因為吃飯時喝了三兩白酒,怕被警察調查,就和弟弟、嫂子交涉,嫂子上前捂住袋子,企圖蒙混過關。經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鮑血液酒精含量為1.13mg/ml,達到醉酒駕駛標準。
百萬購車補貼
有些人酒駕以后為了防止被判刑會找人頂包。下面,一起和我來看看酒后駕車被查找人頂包怎么處罰。
酒后駕車被查找人頂包怎么處罰酒后駕駛很危險:
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的事故調查顯示,大約50%—60%的交通事故與酒后駕駛有關,酒后駕駛已經被列為車禍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國,每年由于酒后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達數萬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與酒后駕車有關,酒后駕車的危害觸目驚心,已經成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殺手”。
一、酒駕頂包被查:
首先,要確認酒駕是否達到醉駕標準。
1、如果酒駕沒達到醉駕標準“頂包”(即是頂替者),被發現后,涉嫌包庇,會被拘留、罰款;肇事者也會被拘留、罰款。
2、如果肇事者構成醉駕,則涉嫌危險駕駛罪。危險駕駛罪是指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或者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行為。
“頂包”者就涉嫌包庇犯罪。包庇罪 窩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這樣都會判刑的。
二、頂包的人觸犯法律:
頂包人幫助灑駕肇事人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屬于【包庇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條【包庇罪】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綜上所述,酒后駕駛找人頂包被查出來,頂包的那個人是以包庇罪論處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犯包庇罪的人一般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交通事故找人頂包和替人頂包的法律責任一、交通事故找人頂包的法律責任
在出現“頂包”行為的交通事故中,絕大多數駕駛員會先選擇駕車逃逸,再請他人來處理事故。而嚴重的話,肇事逃逸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沒有駕車離開現場,找人頂替本身就是一種主觀逃避事故責任的行為,也是一種逃逸,若構成犯罪,適用肇事后逃逸的情節予以量刑。
交通事故后找人“頂包”不但可能構成肇事逃逸,還有可能構成妨害作證罪,肇事者是出于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犯法但為逃避法律追究仍積極實施妨害作證行為。
根據刑法有關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事故替人頂包的法律責任
替人“頂包”的別以為自己沒肇事就能置之事外。根據刑法規定,明知對方犯罪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構成包庇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