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諒解書可以免于刑事處罰
法律主觀:
被判 免于刑事處罰 的后果是雖然行為人的某種行為構成犯罪,但由于某些原因如情節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或者犯罪 已過追訴時效 期限等情況,可以無需承擔刑罰,但被判免于刑事處罰的不代表無須承擔任何責任,根據刑法規定,被判免于刑事處罰的人依舊可以依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等,或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
交通事故得到諒解書還會判刑嗎
發生交通事故后如果有人員傷亡應該及時撥打120進行救治,在撥打交警電話由交警對事故責任現場進行責任劃分,事故的責任人一般會構成交通肇事罪,交通事故的責任人如果免于承擔刑事責任,那么,交通事故得到諒解書還會判刑嗎?下面就由為您詳細介紹一下。一、交通事故得到諒解書還會判刑嗎 不一定,但是有緩刑的可能性。 (一)有諒解書判緩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二)但如果情節特別惡劣的,也有可能不緩刑,不如醉駕,酒駕,逃逸又致人死亡等 (三)如果沒有什么特別惡劣的情況,再找一個好點的律師辯護,那么緩刑就非常可能了。 刑事諒解書,一般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與嫌疑人或其家屬之間,就刑事案件的結果達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質的書面文件。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證環節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從輕的效力。二、交通事故車輛定損需要多久 (一)車輛定損沒有時間規定,但是保險報案有時間規定。 (二)國家對車險定損時間并沒有硬性要求,如果發生了交通事故,雙方不能協商解決,需要打電話通知交警處理。與此同時,打算走保險的需要向保險公司及時報案,然后再去定損。 (三)保險報案是有時間規定的,根據保險法的規定是:車險事故發生后,必須48小時之內報案。一般的情況下,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想走保險的車主都是當場報案。 (四)報案之后,保險公司勘查人員會在接到公司內勤通知后1個工作日內,完成事故現場、車輛損失的勘查和檢驗工作。如果是異地出現,一般會委托當地保險公司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定損。 (五)車險定損后,根據車險種類和交通事故性質,每一單保險的理賠速度都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可以完成理賠。發生事故后,第一件事是要向交警和保險公司報案。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都會要求投保人在車輛發生損失時48小時內報案,而如果車主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報案,可能就會造成保險公司在理賠中增加審核流程,延誤理賠速度。三、交通事故私了幾天后還能要賠償嗎 交通事故私了完不能要求賠償,除非說當時私了簽訂的協議無效。一般來說,只要當事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經過平等協商自愿達成賠償協議,并且該協議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損害公共利益的,該賠償協議應該就是有效的。按照《民法典》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協議應為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當事人爭議最多的是賠償協議是否部分無效或可撤銷。按照法律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協議的、在訂立協議時顯失公平的,或者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協議,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實踐中,尤以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要求重新獲賠之案件為多。“重大誤解”是從意思表示角度說的,即在協議簽訂時當事人因某種原因對事態的判斷出現失誤,在抱有重大誤解的心態下簽訂協議,并非其真實意思表示。而“顯失公平”主要是從損害后果角度講的。
交通事故拿到諒解書還會判實刑嗎
交通事故拿到諒解書還會判實刑。因為拿到諒解書,人民法院只會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是并不代表會免于刑事處罰。交通事故致人重傷、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有什么
1、交通肇事罪的客體。是指刑法上所保護的重大交通運輸安全。因為只有交通肇事并產生重大后果的,才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僅僅是交通肇事而沒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構成交通肇事罪,同樣也不是所保護的社會關系,不能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客體;
2、交通肇事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3、交通肇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實踐中主要是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對于未滿16周歲,已滿14周歲的人駕駛機動車肇事,并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件中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
4、交通肇事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過失,也成立過于自信的過失。交通肇事罪所強調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于發生事故的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至于對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規定的注意義務,則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過失,不影響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如果行為人主觀上對于其行為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持一種故意的心理態度,那么該行為應當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以及其他相關犯罪論處,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關推薦:
交通協商賠償(交通事故協商賠償技巧)
追尾賠償方式(追尾交通事故如何理賠)
交通事故訴訟賠償標準(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工業污水處理排放標準)
交通違章處理方法(交通違章處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