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立案標準
法律主觀: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肇事逃逸的相關規定,針對發生交通事故之后肇事司機逃逸的,如果尚沒有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一般可以對肇事司機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且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吊銷肇事司機的機動車駕駛證,并且終生不允許該肇事司機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如果肇事逃逸之后是屬于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情節的話,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并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法院一般會判處肇事司機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為肇事司機逃逸導致受害人出現死亡的情況,法院一般會判處肇事司機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同時如有事故現場目擊證人,發現有交通事故且肇事者逃逸的,應該立刻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進行舉報。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一百一十二條本規定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責任,駕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以及潛逃藏匿的行為。
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是這樣的:
1、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且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4、其他標準。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交通肇事罪立案標準
交通肇事罪立案的標準為:
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肇事逃逸罪立案標準
行為人有以下行為的會以交通肇事逃逸立案: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3、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等。
在交通肇事罪中,逃逸既可以是定罪情節,也可以是量刑情節。
在定罪方面,交通肇事罪一般是致一人以上死亡或三人以上重傷并承擔全部或主要事故責任才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但有六種情況下,即使只造成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也可以構成交通肇事罪。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
(六)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進行逃逸。
也就是說,在事故致一人以上重傷時,肇事逃逸是定罪情節,此時,量刑應該按照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進行量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死亡時,即使沒有逃逸也是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此時,逃逸就是一種加重處罰的情節,在三到七年之間量刑。
如果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包括逃逸導致傷者得不得救治死亡,也包括逃逸過程中又發生事故導致人死亡,都可以在七年以上量刑。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一百一十二條
本規定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責任,駕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以及潛逃藏匿的行為;
(二)“深度調查”,是指以有效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為目的,對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深層次原因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相關因素開展延伸調查,分析查找安全隱患及管理漏洞,并提出從源頭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的活動;
(三)“檢驗報告、鑒定意見確定”,是指檢驗報告、鑒定意見復印件送達當事人之日起三日內,當事人未申請重新檢驗、鑒定的,以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重新檢驗、鑒定,鑒定機構出具檢驗報告、鑒定意見的;
(四)“外國人”,是指不具有中國國籍的人。
相關推薦:
人身傷害鑒定規定(人身損害司法鑒定標準)
家暴可以判多少年時間(家暴可以判幾年)
交通事故造成工傷,怎么賠償(交通事故造成的工傷怎樣索賠)
虛假廣告賠償(虛假廣告怎么賠償)
酒駕處罰賠償(酒駕撞車怎么判刑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