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傷殘等級分為十個等級,從一到十級依次降低,接下來為大家帶來十個交通事故傷殘等級的具體說明。
一、交通事故傷殘等級
(一)一級傷殘的劃分依據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采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
2、意識消失;
3、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
4、社會交往完全喪失。
(二)二級傷殘的劃分依據
1、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
2、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床上或椅子上的活動;
3、不能工作;
4、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三)三級傷殘的劃分依據
1、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
2、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室內的活動;
3、明顯職業受限;
4、社會交往困難。
(四)四級傷殘的劃分依據
1、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
2、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居住范圍內的活動;
3、職業種類受限;
4、社會交往嚴重受限。
(五)五級傷殘的劃分依據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爾需要幫助;
2、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就近的活動;
3、需要明顯減輕工作;
4、社會交往貧乏。
(六)六級傷殘劃分依據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條件性需要幫助;
2、各種活動降低;
3、不能勝任原工作;
4、社會交往狹窄。
(七)七級傷殘劃分依據
1、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
2、短暫活動不受限,長時間活動受限;
3、工作時間需要明顯縮短;
4、社會交往降低。
(八)八級傷殘劃分依據
1、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2、遠距離流動受限;
3、斷續工作;
4、社會交往受約束。
(九)九級傷殘劃分依據
1、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
3、社會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十級傷殘劃分依據
1、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
3、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二、如何申請傷殘等級鑒定
2002年3月11日國家質監總局發布《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這個評定依傷殘情況不同分了十個檔次。最重的為一級傷殘最輕的為十級傷殘。如果傷者認為自己構成傷殘的應先進行傷殘鑒定,然后再依據傷殘等級進行相應數額的計算和索賠。傷殘鑒定應在治療終結之后進行是否治療終結應以就診醫院的診斷證明為依據,如雙方對是否治療終結有不同的看法和認識可以就是否治療終結進行鑒定。因為如果還未治療終結就去鑒定的話很有可能會評高傷殘級別,但如果過份遲延進行鑒定的話很有可能會評低級別。所以應在治療終結之后進行傷殘鑒定。
進行傷殘鑒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訴訟前自行委托鑒定機構進行傷殘鑒定。另一種就是在訴訟中通過法院申請傷殘鑒定。
法律分析:傷殘等級工劃分為十個等級,可根據具體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情況確定傷殘等級。
法律依據:
根據《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準》的相關規定,傷殘等級的評定標準是:
一級傷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級傷殘:社交困難,不能獨立工作,需要隨時有人照看;
三級傷殘:社交困難,生活不能完全獨立,需要有人照看;
四級傷殘:社交受限,活動、工作范圍受限制;
五級傷殘:交往、工作、生活能力等部分受限;
六級傷殘:活動能力降低,生活中有些受限制;
七級傷殘:暫時活動不受限制,但長期活動必定受到一定限制,工作時間大量減少;
八級傷殘:工作連續性不強,社交受限制、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九級傷殘:工作能力下降,生活大部分被限制;
十級傷殘:生活部分受限,工作能力有所下降。
交通事故10級傷殘鑒定標準不再適用《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而是適用2017年實施的《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對于10級傷殘,《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規定的鑒定標準包括以下部分:1、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2、頭面部損傷;3、頸部及胸部損傷;4、腹部損傷;5、盆部及會陰部損傷;6、脊柱、骨盆及四肢損傷;7、體表及其他損傷。依據《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第五部分的規定,十級傷殘包括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等七個部分的損傷,每部分都有相對應的具體的鑒定標準。
法律客觀:《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5.10.1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1)精神障礙或者輕度智能減退,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輕度受限;(2)顱腦損傷后遺腦軟化灶形成,伴有神經系統癥狀或者體征;(3)一側部分面癱;(4)嗅覺功能完全喪失;(5)尿崩癥(輕度);(6)四肢重要神經損傷,遺留相應肌群肌力4級以下;(7)影響陰莖勃起功能;(8)開顱術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