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怎么賠償
法律主觀:
交通肇事 后逃逸的,受害人在交通部門出具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后,可以先確定自己的經濟損失,然后根據責任比例請求肇事車輛所有人及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在保險公司拒賠后,可以起訴至法院請求賠償維權,而此時保險公司經常以逃逸拒賠,如若保險公司就逃逸拒賠理由未進行過告知說明,保險公司依然需承擔賠償現任,不足部分肇事當事人需繼續賠償。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 侵權責任法 》第五十三條 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不明或者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后,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對方逃逸可以要求賠償些什么
對方逃逸可以要求賠償包括:
1、財產損失:如果對方逃逸導致您的車輛、房屋、財物等財產受到損失,可以要求對方賠償損失的經濟損失。具體賠償金額需要根據損失程度和市場價格等因素進行評估;
2、人身損失:如果對方逃逸導致自己或者家人受到人身傷害,可以要求對方賠償自己或者家人的醫療費用、營養費用、誤工費用等經濟損失,并且可以要求對方承擔精神損失賠償;
3、其他損失:如果對方逃逸導致付出了額外的時間、精力和成本等,也可以要求對方賠償相關的損失。
對方逃逸的處理方法如下:
1、報警:盡快報警,向警方提供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對方車輛的車牌號等信息,以便警方進行調查和查找逃逸者的行蹤;
2、收集證據:盡可能收集事故現場的證據,如照片、視頻、目擊證人等,以便后期維權和索賠;
3、聯系保險公司:如果您的車輛保險包括了交通事故責任險,可以聯系保險公司進行理賠。保險公司會派出定損員進行現場勘查,并協助您處理事故賠償事宜;
4、尋求幫助:如果您受傷或者車輛損壞嚴重,可以尋求附近車主的幫助,將車輛拖離事故現場,以避免影響交通和安全。
綜上所述,要求對方賠償需要有充分的證據和依據,如交通事故認定書、醫院診斷證明、物品鑒定報告等。如果對方拒不賠償,您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包括起訴、仲裁等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處理賠償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般由交強險或者商業險墊付搶救費用,沒有購買保險的,由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墊付后可以向責任人追償。
被保險人或受害人認為,目前救助基金尚未建立,且《交強險條款》也未將機動車肇事逃逸列為除外責任,在已經確定保險公司承保后,應當由保險公司承擔保險責任。保險公司當事分支機構則認為,機動車肇事逃逸《條例》已有明確規定,我公司不應承擔責任。
車禍致人死亡后逃逸,該如何定性和處罰嗎
依規定,車禍致人死亡后逃逸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車禍發生時,對方當場死亡,一般車主逃逸會構成《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二款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罪名。此時還可以根據車主的主觀心態進一步對行為劃分。
(1)如果車主持故意心態制造車禍,從而導致對方當場死亡后逃逸的,應最后定性為故意殺人罪,或者和交通肇事罪并罰。
(2)如果如果車主是由于過失導致了車禍的發生,逃逸時并不知道逃逸行為會造成被害人死亡,將會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依據規定,處以三至七年有期徒刑的量刑。
2、車禍發生后,受害人生命垂危,因為車主的逃逸行為所以最終死亡,此時車主的行為觸犯了逃逸后致人死亡的罪名。對于生命垂危甚至可能因此死亡的受害者,車主卻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被害人進行救助,采取放之任之的態度,使受害者失去了被救助的機會,因此無論是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責任,或是刑事責任都要比沒有逃逸嚴重得多。
3、車禍發生后,受害人生命垂危,在車主逃逸后不久便死亡,如果有證據證明即使車主當時及時搶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那么不能將車主的行為定性為逃逸后致人死亡來定罪量刑。因為依據規定,逃逸后致人死亡是一種不作為犯罪,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應為。車主對受害者有救助義務,該救助義務來源其之前制造車禍的先行行為。
(2)能為。車主需要有履行義務的可能性,有條件實現救助。
(3)不為。由于車主沒有履行救助義務,所以才造成了死亡結果,即要求結果具有避免的可能性,但如果當時車主及時將受害人送往醫院搶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證明該死亡結果沒有結果避免可能性,因此不能構成逃逸后致人死亡。
(4)等價性。車主逃逸要與殺害行為具有等價性,不作為也會導致受害人死亡。
因此,不能依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規定對車主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應根據第二款,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后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以三至七年有期徒刑的量刑。
4、車禍致人重傷后,車主為逃避責任,故意將被害人移至不易被人發現的地方致被害人死亡的,對此行為應以直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相關推薦:
酒駕處罰賠償(酒駕撞車怎么判刑和賠償)
民事糾分立案(民事糾紛怎么立案)
立案庭也開庭(立案庭為什么可以開庭)
反訴不予立案(反訴不予受理是否可以上訴)
挖壞水管賠償(自來水管挖壞了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