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撞到牲畜算肇事逃逸嗎
車子撞到牲畜跑了算肇事逃逸。撞死牲畜造成牲畜主人的財產損失,無論是過錯或者意外,符合交通事故的要素,應屬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如有逃逸行為就算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況包括哪些情況
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行為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行為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在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的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3、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4、行為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5、行為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6、行為人離開事故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車輛正常行駛撞死狗責任劃分
機動車撞死沒拴繩子的狗,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劃分責任:
1、如果狗沒拴繩子而車輛正常行駛,那么狗主人全責。如果狗沒有繩子拴著的,且撞狗的車輛是正常行駛沒有違法行為,從責任角度來說,是狗主人沒有對狗盡到保護的責任,應該是狗主人負全責。當然,在道德角度車主也不能強勢冷漠對待,給予狗主人一定的安慰也是必要的。
2、如果狗沒拴繩子,車輛違法行駛,那么都有責任,須有交警部門對責任大小具體認定,調解處理。當然如果車輛本身就是違章行駛,發生任何事故糾紛,車都是有責任的;如果同時被撞的狗也是沒有栓繩子的,那么狗主人和車主就應該是各承擔一部分責任,一個是車輛違章行駛,一個是沒有對狗盡到保護義務,但具體的賠付還要在警方的調解下具體商量。
多數情況下的交通事故都是基于車撞人,但有的時候也會出現車撞狗的情況,此時也算是交通事故的一種,因此在實際進行處理的時候就需要對事故的責任作出劃分。那么大家知道車撞狗的交通事故責任怎么劃分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車撞狗的交通事故責任怎么劃分。
車撞狗算不算交通事故?
我們先從事情的屬性聊,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明確說明交通事故應當是“行人與機動車”之間或者“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的事故,而不包含關于動物,所以車與動物發生的碰撞不屬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范疇,不算交通事故,應當算是民事糾紛。
如果發生車撞狗該怎么辦?
發生了車輛與寵物相撞的事情,如果雙方不斷地在原地進行爭辯,可能就會各執一詞然后進入死循環狀態,所以出事首先就是要報警,待警察到現場后進行處理,這是效率最高的辦法。
民警處理這種事故時一般情況下為調解,大致分清責任孰重孰輕,但具體怎么賠償還是要雙方自行商議,不過我們可以盡量在糾紛中,理清楚幾個重要的因素,這樣可以過濾掉一些不必要的爭辯,提高解決效率,對狗主人和車主都好。
1、狗證在處理糾紛中是必要的
狗證就是證明狗身份的,有狗證的狗才算是狗主人的合法“財產”,如果狗狗主人沒有給狗上“戶口”,本身就是違法的,沒有狗證的狗自然也就不受法律保護。回到上面話題,如果沒有狗證的狗被車輛撞了,那么從法律角度講,駕駛員是有權拒絕狗主人索要的賠償的。
作為狗的主人,如果您的狗沒有狗證,在對于被撞的狗狗同情的同時,也要明白自己的違規在先,在這種情況下去向車主索要高額賠償就不合理了。
而作為駕駛員一方,上面說的有權拒絕賠償,不是說撞了就可以甩手就走人,畢竟任何寵物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由于人造成動物受傷或者是死亡,都應該對其持尊重的態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九十一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法律規定了特殊侵權的情況下,采用過錯推定,這實際上并非實體法原理,而是程序法中的證據法則。即在損害事實發生后,基于某種客觀事實或條件而推定行為人具有過錯,從而減輕或者免除受害人對過錯的證明責任,并由被推定者負擔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規則。
相關推薦:
虐待父母罪(打父母觸犯什么法律)
民事可予司法認知(司法認知的概念)
民事追訴時效期限(民事法律追訴期有多長)
民事訴訟再次證據交換(證據有時效性嗎)
a2駕駛證年審規定(駕駛證a2年審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