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責任書是指交通事故發生后,經過調查認定后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該認定書對于事故責任的劃分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您收到了交通事故責任書,應該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處理:
1. 查看責任認定結果:認真查看責任認定書中對事故責任的劃分情況,了解自己的責任等級以及事故負擔的損失。
2. 確認賠償范圍:根據事故責任認定書中確認的事故責任,確定自己應該賠償的范圍和賠償限額。
3. 與對方聯系:如果自己承擔了事故責任,應當與對方協商賠償事宜,合理協商賠償金額、時間等細節問題。
4. 與保險公司聯系:如果是商業強制第三者責任保險,應當及時聯系保險公司,在保險范圍內進行理賠。
需要注意的是,交通事故后的賠償需要按照具體的法律規定和程序進行,建議您根據責任認定書的判定結果,或與當地交警、律師進行聯系,咨詢具體的賠償程序和標準。
根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 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公安機關 交通管理部門 經過交通事故調查后,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 發生交通事故 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將 交通事故當事人 責任分為4類: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 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證據滅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事故當事人各方均無導致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 交通意外事故 的,各方均無責任;一方當事人故意 造成交通事故 的,他方無責任; 交通事故責任 反映了當事人行為對在形成事故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行為過錯的嚴重程度;在處理道路 交通事故案件 時,交通管理機關將對負有交通事故責任者,依據其責任情況給予違法處罰和肇事處罰;現行處罰方式包括: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不夠刑事處罰 的,依照有關 交通安全法 律對其違法行為給予拘留或罰款、吊扣和吊銷駕駛執照處罰。
法律客觀:交通事故責任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章的行為,過失造成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所應承擔的責任,有關其責任的劃分有這些內容:一、劃分標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1、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2、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3、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準。二、劃分依據:劃分依據交通事故賠償責任的劃分建立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基礎之上。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在我國有統一的規定,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和無責任。我國《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等一系列法律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基礎上,對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進行了較為粗略的劃分。具體內容如下:1、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2、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的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3、受害人和機動車一方對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由雙方分擔損失。4、交通事故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三、責任等級:責任等級交通事故責任通常分為五級: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和無責任。交通事故責任的劃分是彼此對應的,即全部責任對應無責任、主要責任對應次要責任、同等責任對應同等責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