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如果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全部的責任的,需要承擔100%的賠償責任。如果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的責任的,需要承擔80%的賠償責任。如果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同等的責任,需要承擔50%的賠償責任。如果一方在交通的事故中負次要的責任,需要承擔40%的賠償責任。如果機動車一方是沒有責任的,也需要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賠款的百分比是3:7,即主要責任承擔70%,次要責任承擔30%。但前提是交強險賠償部分先賠,交強險不足賠償的,再根據事故責任承擔。如果雙方沒有保險的話主要責任賠償14000,次要責任賠償6000,具體視雙方商議而定。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九條就交通事故責任作了科學的劃分。這就是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一方應當負全部責任,其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相當的,兩方負同等責任。
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各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劃分責任。
另外,遇有特殊情況時,交通事故責任劃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分別規定采用責任推定的辦法進行。即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怠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賠償問題很復雜目前責任大小跟賠償比例也沒有統一標準,全部責任全部賠償沒有爭議,其他一般是先由交警調解協商解決。
分歧大的只有上法院起訴,由法庭判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