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處理流程規定
你好根據具體情況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基本流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的規定,事故發生后,基本的處理流程如下:一:現場勘查1.發生交通事故后,無人員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或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可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撤離現場。對事實、成因有爭議的,必須保護好現場,并迅速打122,報告交警。車輛有保險的,應及時告知保險公司到現場。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須嚴格在承諾制度的時間內快速趕赴現場,并快速處置現場。3.進行現場勘查包括現場訪問、攝影、制圖、丈量、勘驗等系列工作。4.現場勘查記錄經復核無誤后,應要求當事人或見證人在現場圖上簽名。5.為檢驗需要,必要時可扣留肇事車輛和當事人的相關證件。與當事人預約事故處理時間。7.事后展開調查必須依法進行,包括詢(訊)問、痕跡提取檢驗、技術檢測、損害評估和其他必要的鑒定。二:責任認定1.在調查階段,必要時召集當事人到交通事故處理中心舉行聽證。2.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實和收集充足的證據后,嚴格按照規定時間依法作出責任認定。3.公布責任時,必須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席講清事故的基本事實和認定責任的理由與依據。4.告知當事人申請重新認定的權利和法律時效。三:處罰1.責任認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應對責任當事人作出處罰意見呈送領導審批。2.根據領導作出的處罰決定填寫處罰裁決書。3.向責任人宣布處罰裁決。4.告知當事人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和法律時效。5.完善處罰的相關手續。執行處罰。四;賠償調解收集與損害賠償相關的證明、票據、各種資料。在收到認定書后10日內各方一致書面申請公安調解調解成功后,制作《調解書》,并分別送交當事人。調解未成功或未向公安機關申請調解、逾期申請、對事故認定、檢驗、鑒定結論有異議的,可在法定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五:訴訟途徑解決1、收到責任認定書后,在交警給出的時間內不予起訴的,也沒有達成調解意見的,交警將肇事車輛放車。2、收到責任認定書后,受害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同時要全保全查封對方車輛,以保證將來的執行。特別是傷情較重,需要住院治療一段時間的,或者手術治療的。3、法院立案后,向交警部門下達《協助執行通知書》,查封車輛。4、法院開庭,可能構成需要傷殘鑒定的,向法院提交鑒定申請。5、鑒定結果出來后,或者治療基本結束后,法庭開庭審理,判決。6、受害人申請執行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公安機關處理 交通事故 ,應當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認定 交通事故責任 ,召集當事人和有關人員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調解書;經調解未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 訴訟 。 《道路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三十二條 交通警察應當對事故現場開展下列調查工作: (一)勘查事故現場,查明事故車輛、當事人、道路及其空間關系和事故發生時的天氣情況; (二)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現場 證據 材料; (三)詢問當事人、 證人 并制作詢問筆錄;現場不具備制作詢問筆錄條件的,可以通過錄音、錄像記錄詢問過程; (四)其他調查工作。 第三十三條 交通警察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現場,應當按照有關 法規 和標準的規定,拍攝現場照片,繪制現場圖,及時提取、采集與案件有關的痕跡、物證等,制作現場勘查筆錄。現場勘查過程中發現當事人涉嫌利用交通工具實施其他犯罪的,應當妥善保護犯罪現場和證據,控制 犯罪嫌疑人 ,并立即報告公安機關主管部門。 發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的,應當進行現場攝像,必要時可以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參加現場勘驗、檢查。 現場圖、現場勘查筆錄應當由參加勘查的交通警察、當事人和見證人簽名。當事人、見證人拒絕簽名或者無法簽名以及無見證人的,應當記錄在案。
相關推薦:
交通協商賠償(交通事故協商賠償技巧)
追尾賠償方式(追尾交通事故如何理賠)
交通事故訴訟賠償標準(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工業污水處理排放標準)
交通違章處理方法(交通違章處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