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趨于復雜,IT運維管理外包優勢凸顯
隨著信息化的推進,我國企業信息系統中的IT設備在種類和品牌上日益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由于原廠服務商所提供的運維服務受限于自身產品,其服務的對象和內容相對比較單一。而第三方的運維服務商綜合了不同服務器、存儲等各類認證的服務工程師團隊,可以針對各個廠商的產品提供相應的運維服務。
因IT架構復雜度和多樣性不斷提高,IT運維管理外包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綜合來看,企業管理日漸成熟、運維工作日益繁重、運維工作特殊性質、服務公司的成長是IT運維管理外包的主要驅動因素。
根據運維服務的對象不同,IT運維管理外包可以劃分為桌面支持外包、IT基礎架構外包和應用系統外包三個層面。其中IT基礎架構外包的主要內容包括系統、服務器維護支持,軟件、服務調試,網絡系統維護等。
IT運維管理外包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選擇本土供應商作為合作伙伴
過去運維服務商的競爭格局非常分散,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中小型本地運維服務商。云計算時代的到來讓中小企業開始轉向公有云服務,由于阿里云、騰訊云等大型云服務商往往更專注于自身的云產品,企業在運維管理方面的個性化需求往往不能得到滿足,行業內領先的第三方運維服務商通過與云服務商積極合作,向云運維市場滲透,進而搶占中小運維廠商的市場空間,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此外,IT外包市場的競爭格局也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外企開始選擇本土供應商作為自己的外包合作伙伴,原因有三點:
1、隨著運維外包市場的日益成熟,用戶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更趨理性;
2、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磨練,本土資深的運維外包供應商的服務實力大幅提升,比如顧問數量、顧問現場能力、服務覆蓋區域、價格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
3、借著引入ITIL等規范化的服務流程和服務標準,本土供應商又創新性的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務保障體系和運作方法。
2018年中國IT運維外包市場規模接近960億
隨著數據中心運維市場的深入發展,數據中心軟硬件設備越來越復雜和多樣化,企業更愿意接受第三方運維服務,實現跨廠商的硬件維護和軟件運維服務。近幾年,中國IT運維外包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IT運維管理行業經營模式研究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IT運維外包市場規模已達313億元。2015年中國IT運維外包市場規模達到561億元。到了2016年中國IT運維外包市場規模達到了666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IT運維外包市場規模增長超800億元。2012-2017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0.3%。到了2018年底中國IT運維外包市場規模達到了958億元,同比增加19.5%。
2012-2018年中國IT運維外包市場規模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云計算背景下IT運維管理外包發展趨勢分析
在產品服務方面,由于IT運維管理正在從人工的被動服務向自動化的主動運維演變,未來的綜合解決方案將更多的以服務和產品相結合的形態出現,僅服務于單一或某幾個細分領域的第三方運維廠商的生存會變得更加困難,企業會傾向于選擇能夠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運維廠商。
在營銷網絡方面,建立全國性的服務網絡對于運維服務商來說依然重要,快速便捷的本地化服務對企業而言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在服務模式方面,考慮到數據中心已經不再充當簡單的機房角色,其承載信息和數據的能力使其成為企業價值鏈中的核心環節,而第三方服務商的運維思路逐漸向運營轉變,能夠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的廠商將會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云計算背景下IT運維管理外包發展趨勢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一段時間內,“去IOE”、云計算還將繼續主導數據中心市場的發展,第三方運維服務商會成為數據中心壟斷格局破除后的直接受益方。
你是不是以為前臺都能轉hr?或者說學習成績不好的都學HR? HR是全網最輕松的職業?但其實hr很苦的,我以為我是求職者的救世主,但其實我就是名副其實的背鍋俠!
1. 招聘壓工資
出入茅廬剛進入社會的你還在為收到心意的offer開心雀,這個時候卻突然收到了主題為“壓工資”的約談,你的心情是不是也如晴天霹靂?于是腦海里萌生出HR壓工資拿回扣的想法.
或許你以為我掌握著公司全體的工資命脈,但是事實上能對公司的薪資起決定作用的只有公司老板。拜托不是hr喜歡砍價,是hr被迫代表公司或者用人部門跟你砍價,放心吧!hr砍價沒有提成!
2. 考核制度,
曾經的你在面試的時候,是不是也有過被hr秒錄的錯覺,但最后結果讓你產生落差感的時候,你是不是也無意中產生了對hr不滿的情緒。你甚至會心里嘀咕,HR是一個不給我機會,只給希望的假好人”?;蛟S你以為我可以決定每一個員工的任職,但是人事只有建議權,怎么考核都是公司決定的。
3. 辭退員工
當你好不容易歷經千幸萬苦成為一名正式員工,結果你意外的出現在被辭退的名單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有問過自己,為什么偏偏是自己的名字,你是不是也有過幻想如果之前和HR關系拉近一點結果就會不一樣了?;蛟S你以為我是“閻王爺”掌握在職場的“生死簿”,冷酷且無情!拜托親愛的同事們,我也個員工呀!我也真實希望每個人都能好聚好散,但奈何角色太小,話語權太少,只能做一個執行命令的搬運工。
對于HR來說,正如篾匠趕場擔一擔,前后為難(籃),大家對HR的評價也是有高有低?;蛟S對HR這個職業評價也需要一個“無字碑”了。縱使在工作中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認在職場中HR承擔著求職者的人生導師的角色,幫你面試的人是他們,幫助你辦理入職手續的是他們,牽你的手帶你第一次走進公司大門的也是他們?;腥婚g,你是否也得HR也是美好的。而對于HR來說,當你發現你從最開始的機器式篩人,到你突然發現你養成了培養人的理念,和時常為他人著想為前提的種種潛移默化的行為時,你是否也有那種甜如沁人心脾的感覺。那種美好是無法用言語來表述,但是HR明白他們是開心且對自己認可的。毫無疑問HR是一種修為,他們是歷經種種神奇的狀況,但不為困難而打倒的神人。
最近是招聘高峰期,HR們每天忙碌著、頭疼著,人力資源六大模塊,招聘恰恰是最難的一塊,招不到人,被責問效率低下,能力不行,那么,真的是我們人事部門的鍋嗎?
今天小編帶大家分析一家,招不到人的幾個根本問題。
01邀約面試不專業
現在大部分企業在邀約候選人來面試之前,都會去一個電話給候選人,然后會發送邀約面試的郵件或者是手機短信,但是為什么最后來的人卻寥寥無幾呢?招聘專員在抱怨候選人放鴿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是什么原因呢?其實電話邀約面試也是一門學問,這決定著候選人掛完電話后是選擇過來面試還是選擇直接無視。打電話給候選人的時候,如果你開場直接就是“你好,我是XX公司的人事,你有投遞我們公司的XX職位,現在我們邀請你來公司面試,面試時間地址我發到你郵箱了”,那么我可以肯定的說,最后來面試的人沒幾個為什么?因為你給人的感覺不專業呀,建議如下:1、簡單介紹下公司所處的行業、規模、地點、福利;2、系統介紹下候選人應聘的職位工作內容;3、詢問下候選人的期望薪資。最后把時間留給候選人,如果對方沒什么需要了解的話,那么接下來就可以約到公司來面談了,這整個一套流程下來,就給人一種被尊重,受重視的感覺,起碼會大大提高面試率。
02招聘渠道太窄
招聘渠道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對招聘渠道的了解就是打一個招聘廣告或找一家獵頭公司就可以了。其實這樣是錯誤的。招聘渠道就是要想了解公司的業務模式和人才需求,然后找到公司所需要的人才在哪里、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吸引人才加盟等。
其實,在員工入職時我們就應該進行相應的背調,這樣才能更加了解員工真的履歷和真實需求。
91背調,超50個核查項目,線上線下全面覆蓋;大數據一秒出結果,履歷驗證一天出報告;國家權威數據庫,錄音備查,錯誤雙倍賠付;傳統價格的百分之30,多個項目免費使用。
03不懂公司業務,不懂公司發展現狀
作為HR人員,一定要對公司的產品和業務模式非常熟悉,甚至要做到能和公司業務的人員詳細的宣講和梳理。不然只能說,你不適合從事HR這個行業。招聘人員想要招聘到合適的人才,要經常參與業務部門的活動、會議等,并能給他們業務戰略提出自己的建議。不過,很多企業在實際操作中根本不讓招聘人員參加公司活動、會議等。
04低工資高要求
這個問題是絕大多數求職者首要關注的問題,我們公司是游戲開發公司,如果我們行業美術部門的術語來說,想用500塊的成本要求候選人做出5000塊的特效,那么就屬于異想天開了,大家出來找工作都是混口飯吃,如果企業給出的薪資都不如公司所在地級市的市場平均薪資的話,那么職位競爭力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再埋怨咱人事招不到人的時候,是不是首先應該考慮下薪資給得到不到位呢?不然這個鍋我們可不背。
最后提示各位HR,很多時候招不到人,可能是你的招聘途徑太窄了,想要接觸到目標候選人,應該學會活用各種目標交流群、朋友圈、借助身邊人推薦。如果招聘方法找對了,對HR的招聘來說是如魚得水!
工作前景
運維所涉及的知識面、專業點非常廣,對從業人員素質也要求非常高,運維工作在大型互聯網公司也越來越重要。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站規模越來越大、架構越來越復雜,對網站運維工程師的需求也會越來越急迫,特別是對有經驗的運維人才需求量大,而且是越老越值錢。
擴展資料:
職責
無論做什么運維,運維工程師最基本的職責都是負責服務的穩定性,確保服務可以7*24H不間斷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在此之上運維工程師的主要工作職責如下:
1、質量:保障并不斷提升服務的可用性,確保用戶數據安全,提升用戶體驗。
2、效率:用自動化的工具/平臺提升軟件在研發生命周期中的工程效率。
3、成本:通過技術手段優化服務架構、性能調優;通過資源優化組合降低成本、提升ROI。
從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
1、產品發布前:負責參與并審核架構設計的合理性和可運維性,以確保在產品發布之后能高效穩定的運行。
2、產品發布階段:負責用自動化的技術或者平臺確保產品可以高效的發布上線,之后可以快速穩定迭代。
3、產品運行維護階段:負責保障產品7*24H穩定運行,在此期間對出現的各種問題可以快速定位并解決;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優化系統架構和部署的合理性,以提升系統服務的穩定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