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跨專業考研,但是不知道該怎么選擇...
我本科讀的英語,但是不太想繼續讀英語,希望能跨專業考研,但是一直沒定下什么專業,也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怎么選...因為我們不學數學,所以不會考有數學的,剩下的沒太大選擇,不知道像傳播、法律之類的怎么樣... 跨專業考研是考生尋求人生轉折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機會難得,且挑戰很大,不要選錯了專業,走錯了方向。關于2017要跨專業考研的考生一定要做好分析再下手,下面新東方在線就為大家引路,分析一下跨專業考研的可行性和要注意的問題。
►跨考專業選擇具體分析
1、經管類,相近專業可跨考,考生可以在經管專業大類中跨考,如會計跨考財務管理、工商管理跨考管理科學與工程、經濟學跨考金融學等。相近專業間的跨考成功率高。
2、文史類,跨考“經管類”難度大,文史類考生普遍數理能力較弱,很多考生在大學甚至沒有接觸過高等數學,所以想要跨考經濟管理、理工類專業,面對幾本完全陌生的專業書籍,備考難度較大。
3、理工類互相跨考成功率高,理工類考生往往擁有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其選擇范圍相對較寬,可以在理工大類中跨考,也可以跨考經管類專業。
4、醫學類跨考風險較大,這個群體相對非常獨立、特殊,他們的學制是五年,學習的內容、專業技能具有非常強的行業屬性。跨考難度較大,風險較大。醫學考生往往很少選擇跨專業報考,多是跨地域、跨院校。如果確實對本專業不在行,考生通常考取與醫學相關的公共管理類專業,如公共衛生事業管理等,難度較低。
►跨考專業的選擇
1、如何確定專業
Tip1 就近原則:
即尋找相近專業或相關學科來跨考,最安全的方法還是找同一門類下或同一基礎理論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學轉藥學,數學轉理論經濟學,電器轉電子等。總而言之,最好能夠在跨考前找到專業間的“交集”。復習的時間很緊張,要復習的內容多,走“就近路線”無疑會有一些優勢,選擇相關相近專業,專業知識和思維方法有相通性,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增強自信心。
Tip2 興趣原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興趣的前提下選擇的專業和學校將讓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激情。但是我們首先要真正了解自己的興趣,真正的興趣需要一個深入了解的過程,當我們自愿地、無意識地把專業與生活聯系起來的時候,這種對專業的興趣就算建立起來了。抱著這種態度去繼續深造,考試的成功率一定會提高。
Tip3 備考難易程度:
首先,自身實力不是特別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其次,因為研究生階段的教育起點很高,對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求較高,導師不會再講基礎理論知識;
最后,選擇專業時要考慮自身能力,比如金融學,這個專業很有誘惑性,但這個專業對數學要求很高,要選這個專業就得有很好的數學基礎。
Tip4 發展前景原則:
專業的發展前景也是跨考考生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無論是熱門專業還是冷門專業,都要對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有清晰的認識。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所要選擇的專業的發展前景。例如:國家的相關政策、歷年的就業信息、社會對相關人才的需求程度、想專業人士進行咨詢。
Tip5 考生的考研目的:
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對選擇專業和報考單位影響很大;一是以考一個好專業好學校為主要目的,那么選擇專業和報考單位時當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來的發展需要;二是只要能考上就行,這樣就要更加注意權衡選擇,盡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2、選擇專業時要注意什么
Tip1 文科轉理工科要慎行:理工科一般都要考數學,另外相對來說理工科對于知識的積累有一定的要求;
Tip2 選擇包容性較強的專業:例如法律碩士;
Tip3 避免鼠目寸光、人云亦云:判斷專業如何,就業前景好壞,是否有市場,不要只看眼前;大三起碼要大概地看到研究生畢業時專業的發展趨勢。
Tip4 揚長避短:首先,在優勢科目選擇上,必須以自己現有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選擇一些可以通過突擊的形式迅速接受和提高的專業;其次,要避開弱勢科目,數學是考研公共課中最難且最容易拉分的科目,數學不甚得心應手的同學可以選擇避開數學而跨考不考數學的專業。
3、跨考的熱門專業
經過調查顯示,最受跨考考生青睞的專業依次是會計碩士、金融學、新聞傳播學、法律碩士、翻譯碩士等7個專業。
Tip1 會計碩士:報考人數最多的專業,這是在調查中跨專業人數最多的專業,其中報考MPACC的人數占了44%。雖然會計學專業本科階段開設的課程專業性也較強,但相比類似的金融學專業,它更偏向于一種“工具”,涉及分析層面的內容沒有金融那么深,因此對數學的要求沒那么高,對于經管類專業考生,抑或是本科階段開設高數課程的考生來說,跨專業考研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
注意:會計的最大特點是易獲得金融等高成長行業的工作機會,就業層次和薪酬均較高。但目前的會計從業人員中,普通財政人員已供大于求,高級會計人員卻十分短缺。考生在選擇的時候應考慮全面。
Tip2 金融學:理工科報考最多的專業,跨專業報考金融學的考生比例幾乎和考會計碩士的相同。最大的區別是,報考金融學的學生中,理工科背景的人數比報考會計碩士的多得多,非理工背景的僅占兩成。
注意:金融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在薪酬方面差距比較大,這和學校、導師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以及自身能力,實踐經驗有很大的關聯。
Tip3 新聞傳播學:跨考生比科班更有優勢的學科,一個耐人尋味的數字:2012屆就業率較高的本科專業中,新聞傳播學以畢業半年后就業率93.8%高居所有專業中的第30位,高于平均就業率91.5%。但是,畢業三年內職業轉換率高的本科專業,新聞學以42%高居第二。也就是說,雖然新聞傳播學的畢業生找工作比較容易,但在三年內,有近半數選擇離開這個行業了。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新聞行業已經不歡迎萬金油式的新聞專業畢業生,而需要各種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的畢業生,著力培養專家型的記者。新聞專業也是在眾多跨考專業中,為數不多的跨專業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優勢的專業。
Tip4 法律碩士:最純粹的跨考專業,研究生只招收非法律專業本科生,因此法律碩士可謂是最純粹的跨考軍團。除去個人愛好和就業等因素,考生熱衷報考法律碩士的原因很簡單:不考數學。同時,法律碩士是全國統考,教育部統一出題,有統一的參考教材,所以無論考哪個學校,復習方法以及參考書都一樣,直接打消了跨專業考生的最大顧慮。在各專業考研中體現了難能可貴的公平性。
注意:幾乎目前每所高校都有法學專業,擴張式的專業設置與社會供需關系嚴重失衡。法學方面看似就業面廣、門檻高、關口多,還一定要通過司法考試;如果沒有做好綜合分析——未來就業難度、自身特點、發展規劃、經濟成本考慮,很可能面臨巨大危機。
Tip5 市場營銷:最矛盾的專業,這是一個矛盾的專業。在各大招聘會上,市場營銷人才始終是最緊缺的,但它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卻達不到全國所有專業平均水準,同時它是為數不多的考生“跨進來”和“跨出去”(讀研轉變專業的比例達63%)都熱門的專業,也就是說,學市場營銷的沒做市場沒做營銷,沒學的反而要報考。
Tip6 翻譯碩士:最重視英語的專業,作為一個技術性專業,翻譯碩士對英語理所應當的重視。
Tip7 行政管理:幾乎每個企業都需要的專業,跨考這個專業的理由很簡單,社會需求大,報考門檻不高。現有的行政管理職業無論政府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都需要行政管理專業人才。這無形之中為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就業創造了較大的就業機會。另外,企業等單位增設行政管理人員職位是大勢所趨,這從量上增加了本專業人才的就業機會。從目前來看,行政管理專業人才需求量正呈上升趨勢。雖說考研難度因人而異,但行政管理不考數學,客觀上降低了跨考的難度。
法碩應該是個不錯的方向。其實跨專業也不是那么難,我有個師弟,本科在湖內南大學學日語,碩士容在哈工大讀材料,博士又轉到化工,對了,化工有的院校是不考數學的,覺得工科就業比文科好的多。往商科,管理方向轉也可以,比純文科要好些。
那就考財務會計,或者企業管理。你數學英語都不錯完全可以,專業課很簡版單的。相信權自己。現在看數學英語就好。你應該剛大三吧?加油,我大四,跨專業,機械跨企業管理,馬上要考了,考完可以找我交流,嘿,多給點分數就好啦
跨專業來考研一般都比源較困難,涉及到專業課,還有本專業老師一般都喜歡招收本專業學生。我是學工學的,也打算跨專業考研。我感覺學英語,工作去外企應該是很大一個優勢,真對這個找一些相關的喜好的專業吧!祝你成功!
不考數學的話,你可以選擇專業碩士,有些還是不錯的,你是英語的話,可以考翻譯碩士和國際教育碩士,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喜歡法律,可以考法律碩士!
我學英語的,下學期就大三了...一直對行政管理很感興趣,想跨專業考研,但是現在還沒有什么頭緒
希望大家幫幫忙,有經驗的指導指導我一下...在此先謝謝了...從現在開始要找個理想院校,因為不同學校考研的專業課是不一樣的,專內業課的試卷時所報的容學校出的,其他科目都是全國卷,所以跨專業考研的話一定要在專業課上下功夫,一般所報學校的研究生招生簡章里面都會有各專業考研的專業課,好好復習,英語專業應該不會擔心英語,所以你就省去了一個很大的工作,專心復習專業課才是王道呀,祝你好運哦,又不懂隨時聯系
孩子,你要挺住,行政管理的研究生也是個渣啊 英語好
想考就復習唄,英語專業英語有優勢,需要放精力在數學和專業課上,可以提前看些專業課,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訂立考研計劃,然后看你志愿院校的參考書目,按照所考科目復習,政治建議報個班
我現在是大三了,想跨專業考復旦大學的行政管理研究生。可是我對考研程序一點都不清楚
懂考研的人能不能告訴的詳細一點呢。ps:我現在的專業是英語首先要自己對這門課程感興趣,這不僅是將來的學習,也是在備考中會遇到的版;然后你可以備考了權,這階段就是資料的選擇,你要看這個專業是自主命題還是全國統考,自主命題就要與高校聯系購買其資料(學校制定有),全國統考就自己選擇教材;英語相信你的實力,就不再贅述;政治推薦任汝芬系列,各大書店有售;報名時間每年十月,考試為次年1月。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最好和已在負擔就讀行管的研究生取得聯系,獲取信息)
去校內網轉轉,上面可以找到復旦在讀的人
相關推薦:
不簽勞動合同杯具了(不簽合同干了不到一個月被辭退)
如何申請大病救助(大病救助去哪里申請)
醫保定點門診如何更改(醫保定點醫院怎么改)
法定陪產假有多少天(法定陪產假期多少天)
工傷認定表如何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職業病名稱怎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