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歷史課本中就有他的事跡。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現在已經91歲高齡了。
他是我國著名的水稻育種專家,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開始培育雜交水稻,正因為在該領域貢獻卓越,同時也是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所以又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當然,其他水稻育種科研人員也做出了很大貢獻,袁隆平只是其中最杰出的一個代表。水稻確實是中國人的主要口糧,但說他憑一己之力養活了全中國人,確實有點夸大。中國人從90年代起能吃飽飯,有多方面的原因。
拋開成就貢獻不說,光他在科研路上的干勁就十分令人敬佩。當袁隆平到了90歲的高齡時,他還率領他的科研團隊在青海柴達木盆地試種高寒耐鹽堿水稻(又稱海水稻)。
袁隆平于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并于2000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之一。他還于2006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是老美主動評的。
在歷史課本中,我們還學到了錢學森的事跡,他不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為什么袁隆平沒有成為科學院院士呢?是他的分量不夠?
眾所周知,只有當你在某個領域取得重大的科學技術貢獻,才能才有資格當選為院士。而不是看你論文寫得好不好,學歷高不高,有沒有錢。
簡單來說,工程院士主要以技術研究為主,而科學院士主要以基礎科學研究為主,兩者各有分工。一個重理論,一個重實踐。我們常將科學技術連起來一起說,就是因為這兩者既有不同,又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錢學森作為兩彈一星功勛獲得者,就是一個既能搞理論,又能做技術研究的杰出科研工作者。而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這屬于技術應用,所以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并沒有問題。
之所以有身兼工程院院士和科學院院士兩大身份的院士,這其中也有歷史原因。
中國科學院成立于1949年,而中國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中國工程院還是在中科院的提議下建立起來的,主要就是為了褒獎那些為中國工程技術方面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在創立之初,為了凸顯工程院院士的含金量,所以就從原來的科學院院士中,挑選了一部分十分杰出的人士授予工程院院士身份。錢學森兩院院士的身份也是由此而來的。
至于外籍院士身份,不僅美國有,我國也有,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招攬人才,所以才授予外籍科研人士一個榮譽稱號。外籍院士是非正式院士,如果你能取得該國國籍,就能轉正了。
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由林肯總統簽署法令創立的民間組織,成立于1863年。雖然也叫科學院,但入選要求和我國科學院的入選要求并不一樣,所以袁隆平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也并不奇怪。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大約有20來名中國籍的外籍院士,不過一般只有作出重大貢獻的外籍科研人士才會被老美主動授予該身份。
況且,袁老現在所獲得的榮譽以及在社會上的聲譽,已經遠超很多院士,再多加一個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名譽也沒什么太大的作用。
前幾年偶然在一份雜志上看到,中國目前最值錢的人就是袁隆平,單他個人的品牌價值就達到數十個億,超過了中國對美國最大的一宗出口——小巨人姚明的品牌價值。事實也正是如此,袁隆平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被尊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不僅是中國的國寶,也是世界的驕傲。
但就是這樣一位多次榮獲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雜交水稻之父,竟然多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更有甚者,袁隆平的此番遭遇還并非偶然,此前,歷經湖南省四次推薦,袁隆平才艱難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番科學院院士評選,袁隆平又折戟沉沙。袁隆平的職稱評審路,簡直比跑馬拉松還要艱難。
不久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回答網友提問時指出:他個人認為,袁隆平完全有資格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未能當選,這只不過是一個歷史上的誤會。
用一個歷史的誤會輕描淡寫的帶過,是不夠慎重的。我以為袁隆平落選科學院院士,根本不是歷史的誤會,只能是歷史的恥辱。
先后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的袁隆平。說他是中國最頂尖的科學家,甚至是世界頂尖科學家,恐怕沒有人會有異議吧。但就是這樣一位給中國帶來世界聲譽的科學家,卻不能當選為本國的科學院院士,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國的學術制度是行政化制度,資源分配,利益均分,都由行政決定,導致知識分子無心學習,汲汲于仕途。伴隨著這種不正常的現象,院士這個學術榮譽,也越來越“異化”為一種有利可圖的“貴族標識”。因為這些影響與誘惑,使得很多單位都斥巨資打造院士工程,進行公關、疏通和聯絡。紅塵滾滾,紛紛擾擾,你方唱罷我登場,各路大仙,各顯神通。
中國科學院、工程院每一次的院士評選,幾乎都是一場內耗嚴重、成本極大的造星運動。各個部門都要進行角力,都要分一杯羹。院士評選,已經從表面的爭名,走向了實質化的謀利。一些當選院士的丑劇鬧劇不斷地上演,而那些真正沉浸下來搞科學研究的人,常常是不暇或者也不屑去做這樣的勾當,如此看來,他們成為刀下之鬼,幾乎是理所當然的了。
說到中國科學家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被選為中科院院士算得上其中之一。
能夠被選為院士的人,在各自的領域都有著突出的貢獻,和中科院同地位的一個機構是中國工程院,在技術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人,就有機會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這樣來看,兩院的劃分標準就很顯然了,一個是科學理論領域的最高研究機構,一個是技術領域的最高研究機構。
說到兩院,可能一些人對于袁隆平這個“雜交水稻之父”沒能被選為中科院院士感到不解。
按照成就來算的話,袁隆平的成就確實可以比肩一個優秀科學家,然而之所以袁隆平不被選為中科院院士,是有一定原因的,這就得涉及兩院的增選標準。
中科院的院士候選人,要求年齡不超過65歲,超過的話,就要有6名或以上的院士推薦,而且其中4個以上要和這個候選人的學部相同。
看似要滿足這些要求難度不大,不過對于袁隆平而言,卻不太容易滿足了。
袁隆平因為其在雜交水稻領域所取得的成就,而被很多人所稱贊,不過同行就對其沒有那么看好了,因為無法滿足這一條件,所以他也沒有機會成為中科院院士。
實際上,他被選為工程院院士就已經是對其成就的一種認可,沒必要非得拿到中科院院士的頭銜。
科學家本來就不是為了獲得榮譽而投身科研的,況且,袁隆平所取得的成就,更大程度上屬于技術領域的突破,他并沒有在理論上闡明雜交水稻的具體原理,這樣自然就算不上在自然科學領域有所貢獻了。
雖說科學技術不分家,科學要轉化為技術,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但是研究技術和理論還是有所不同的,在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或許更加容易一些,而要在理論上取得突破,可能就得要幾十上百年時間積累了。
在雜交水稻這一塊,袁隆平也不是做得最好的,他所研究出的雜交水稻品種,都沒有經過大規模實際檢驗。雖說他的研究引領了雜交水稻新發展,但實際上獲得應用的不多。
而在這一塊被選為中科院院士的科學家,雖然技術上沒有取得多少成就,但所提出的理論在學界還是有較大影響力的。
理論作為引導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能夠起到長期的引導作用,而技術會隨著不斷創新而發展。
如果出現一種新的有效的育種方式,這種方式所培育出的作物比雜交水稻更穩定,產量更高,可能人們就會逐漸舍棄雜交育種,而去推廣另一種更有效的方式了。
因此,技術的東西不是一成不變的,而科學的理論具有長期的指導意義。如果有誰真的弄清楚了雜交水稻的原理,發表了重要的研究理論成果,那么被選為中科院院士就順理成章了。
袁隆平是中國人的驕傲,他是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不要緊,但他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工程。
袁隆平教授,一生碩果累累,不僅僅在中國解決了糧食問題,創造了超級水稻。還到迪拜去做科研,最終哦!袁隆平在那么貧瘠、干旱、水比油貴的土地上,培育出了抗旱超級水稻。
這個第一個原因就要怪我們國家的迂腐的學歷論。注重實踐操作的袁隆平的學歷大家都知道不是很高。是中專畢業,在那個時代,中專畢業算是可以的學歷,但是到了新時代中專畢業,算是特別低的文憑。因此,在和一些博士,碩士相互競爭的時候沒有任何優勢,而評選規則中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暗地里論資排輩則對學歷相當看重。
袁隆平曾經為了雜交水稻是已經得罪過一些中科院的評委。他也不愿意去討好他們,因此這種直心眼兒在評選的過程中讓他吃了很大的虧。
眾所周知,袁隆平在雜交水稻上的成績都是源自于親自躬耕在實驗田里。但是,院士的評選除了看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外,還需要看論文。中國傳統學術認為大量的論文是證明一個人科研能力。而發表論文,則需要英文,袁隆平英文和中文能力都是比起自己的科研成果處于劣勢。
無論是院士,還是普通的教授,甚至是博士、碩士、本科生的畢業,都要有論文啊。大家熟知的博士后,每年工資調整的基礎就來自于職稱認定、論文、項目、論文影響因子總和啊!而袁隆平教授是中專畢業的,英文和中文都一般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