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休工資跟工齡有關系嗎退休工資跟我們的工齡關系是相當大的,我們的養老保險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只要交費時間越長,退休金越高,只要交費基數越高,退休金也越高。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分析一下,就是養老金替代率。按照未來我們的養老新模式,只包含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的情況。如果我們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計賬利率始終跟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一樣。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工齡是職工領取工資和各種待遇的重要依據。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后,工齡巳經與養老金的計發關系不大。養老金的多少巳經由繳費年限等因素來決定。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二、退休工資如何計算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金計算方法: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另有過渡性養老金。以上就是退休工資跟工齡有關系嗎的介紹
法律客觀:《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隨著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全面推行,退休工齡已成為與每位職工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事情,尤其是對于快要接近退休年紀的職工來說,退休工齡決定著退休后能夠拿到多少退休金的問題,因此,相關規定應該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標準和規范,那么,退休工齡的計算單位到底是怎么規定的,退休工齡是按年計算嗎?我整理了相關資料在下文中將會介紹。
一、退休工齡是按年計算嗎
社保計算參保繳費時長、繳費年限等都是精確到月份,并不是年。
例如19.5年就是指19年6個月。并不會記載為19年也不會計算為20年。
退休職工繳費年限計算到月,其中不滿一年的月數,表述方式為x/12年。在計算養老金的時候,計算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計算到月,基礎養老金不滿一年的月數不計;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到月。退休后,按國家規定統一增加養老金,繳費年限不滿一年的月數一般按年計算。
二、2017退休工齡工資新規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公布,2017年內全國有24個省市區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我省首檔最低工資標準為1320元,在公布的24個省市區中排名第七。
2017年,北京、四川、江西、陜西等24個省市區先后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按照上調過后的數據,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深圳,為15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為15.2元。從今年12月1日起,我省再次調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仍分為4個檔次,月最低工資標準各檔次分別為1320元、1260元、1150元、1040元,對應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13元、12元、11元、10元。
三、新勞動法連續工齡計算方法
1、連續計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后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后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并計算法,也叫合并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
3、工齡折算法。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綜上所述,關于退休工齡是按年計算嗎這個問題,根據我國社會保險的相關規定,對于社保的繳費時長和年限都是計算精確到月度而不是年度,對工齡為非整年的表達方式為多少年多少個月,既不會去零、也不會四舍五入,工齡的計算方法則包括連續計算、合并計算和工齡折算三種方式。
相關推薦:
公司濫用職權扣留員工不讓員工走人要怎樣去理(利用職務便利克扣員工工資違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