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畢業生吐槽工資低,你怎么看?
近日,一則網帖提到,清華大學應屆碩士生拿到某互聯網公司的offer,但他卻吐槽,“給了月薪2萬,甚至不如本科,惡意低薪很惡心,踐踏學歷制度。”連日來,這則“吐槽帖”在網上引起熱議。(據1月19日九派新聞)
作為HR的我,站在公司和求職者中間,對于這則熱帖有幾點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學歷只代表學習能力。
名校畢業的學生學習能力更強一些,具有比其他高校更好的應聘條件,也就是俗話說的手持“敲門金磚”,比其他高校的學生具有更多可選擇的機會。
能拿到Offer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與2022年1076萬畢業生當中近半數沒有工作的畢業生相比,已經是很幸運的了,無疑是名校的加持。
所以,要感謝您的學校,感謝您的學歷!
其次,學歷不代表工作能力。
在不確定畢業生工作能力的情況下,企業是不會因為你是清華或北大畢業的就給過高的薪資的。
起薪的確定是和企業的經營狀況,人員的需求狀況和市場上人才的供給狀況想緊密聯系,講求的是一個動態的平衡,即企業最大程度的控制成本的情況下能夠吸引需要的人才。
如果對起薪“月薪2萬元”不滿意的話,可以入職后,在工作中展現您的能力和成果,只要有卓越的產出,后續的加薪升職都不會少。年薪百萬的職場精英也不是畢業就年薪百萬的,總需要一個奮斗的過程。
所以,要感謝公司給了您Offer,給了您展現能力的機會!
最后,既然選擇了就不要抱怨、不要吐槽。
既然接受了Offer,就是認可了薪資,吐槽沒有任何意義,可能還會影響未來的工作。如果是對薪資不滿意,大可以不接受?。∧芰碇\高薪的職位才是更有本事呢。
接受了Offer后,吐槽薪資2萬元太少!是一種低調的炫耀嗎?要知道近半的畢業生沒有工作,即使有工作的可能薪資很低,能畢業就拿2萬元的人真是少之又少?。?br />所以,感恩和知足吧!已經位居同屆畢業生金字塔的上層了。
面試時該不該實話實說?
我覺得當然得實話實說了,因為天下根本沒有不透風的墻,就算瞞得過一時,也瞞不過一世。等到被別人發現,后果可就難說了。打工皇帝唐駿因為學歷造假門事件,形象一落千丈,現在幾乎沒有他的任何消息了。
為什么要說實話?理由如下:
難以自圓其說
有很多學生在大學的時候沒有太多的實踐經歷,但是在求職的時候,為了能讓自己的簡歷更好看一些,就會對自己的簡歷進行包裝和打造,甚至捏造自己的經歷,比如說擔任過學生會會長,組織過大型活動。但是如果面試官問起來活動是如何組織的等細節的話,這些人未必能說出來,就會露出馬腳。
面試官的鑒別
在多數企業里面,能當上面試官的人都不傻。在職場里面,見過形形色色的人,他肯定有一定的經驗來判斷這個人是否靠譜。在面試的時候,我就見過我們的副總繞著彎的問問題,愣把學生的實話給旁敲側擊出來了。剛開始求職的新人,玩這些虛的能都過這些職場老狐貍嗎?
后期的復核
就算通過面試進入了企業,但是,企業還會對個人進行做一個背景調查,社會招聘人員,人力部會向原單位打電話進行核實,校園招聘,有條件的企業會直接通過學校就業處進行聯系確認。通過這些手段,來確認個人經歷是否存在造假。而且公司還會在學信網進行學歷認證,對員工的學歷進行核實。
前幾天還有一個新聞,杭州一只有小學文化的男子冒充清華高材生以7萬月薪擔任高管,就算能夠遮掩一時,最后還不是給發現了嗎?
所以,面試時候,說實話,坦誠相待就好。
相關推薦:
金融立案標準(金融詐騙罪立案門檻)
取錯快遞賠償(快遞被人拿錯了快遞怎么賠償)
五千能立案嘛(五千塊錢能立案嗎)
家暴要離婚么(家暴可以強制離婚嗎)
受案必須立案(受案之后多久必須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