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即每個月個人繳納的那部分)÷計發月數(139個月);
基礎養老金要看各個城市的規定,計算公式為:(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員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
2、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0%,個人繳費比例為2%;
3、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2%-1.9%,個人不繳費;
4、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不繳費;
5、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0.5%;
6、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7%。
五險一金個人辦理材料
1、沒工作單位的只能按照自由職業者的情況參加社會保險,只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2、養老保險:帶上本人的身份證、失業證和2張1寸照片,到當地的社保中心的營業窗口辦理。
3、醫療保險:辦完了養老保險手續后,帶著上述的材料和辦好的養老保險手冊,到當地的醫保中心的營業窗口辦理。按照規定正常繳納費用就可以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愿參加社會保險的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居民身份證號碼。
五險一金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五險)以及住房公積金(一金)。下面是對每一險種和住房公積金的詳細解釋:
養老保險:是國家依法建立的養老保險制度,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他們在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一定的經濟保障。
醫療保險:是一項基本的社會醫療制度,旨在減輕公民的醫療費用負擔,確保他們在患病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治。
失業保險:是一項社會安全制度,旨在保障因非個人原因失去工作的公民的基本生活,為他們提供一定的經濟援助和生活保障。
工傷保險:是一項針對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的公民的保險制度,旨在保障他們的醫療和生活需求,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生育保險:是針對女性職工在生育期間提供保障的制度,旨在保障她們在生育期間的醫療和生活需求,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
住房公積金:是一項住房保障制度,旨在幫助公民購買或租賃住房時減輕經濟負擔,提供一定的貸款擔保或購房補貼。
除了上述的五險和一金,有些地區還可能有住房補貼等其他社會保險項目,但其覆蓋范圍和實施細則可能因地區而異。總的來說,五險一金是我們在工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社保組成部分,它們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