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養老保險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養老保險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2、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3、勞動合同期限;
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5、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6、勞動報酬;
7、社會保險;
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9、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因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養老保險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十四條
【勞動行政部門監督檢查事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下列實施勞動合同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一)用人單位制定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及其執行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和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遵守勞務派遣有關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國家關于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報酬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監察事項。
養老保險年齡新規定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參保類型主要分為企業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根據我國養老保險政策規定,養老保險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達到最低繳費年限方可申領養老金。
一、養老保險新政策退休年齡是怎么規定的?
1、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并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
2、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3、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累計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準予退休。
二、業養老金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領取養老金年齡不一樣,具體如下:
1、企業養老保險:根據我國《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企業職員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且繳納養老保險達到最低繳費年限即可辦理正常退休手續,申請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即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為男60周歲,女50周歲。但不包括因病提前退休與特殊工種退休兩種情形。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根據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參保居民年滿60周歲且繳納養老保險達到一定年限即可申請領取養老保險。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領取養老保險年齡為60周歲,沒有男女分別。
凡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生產操作崗位)年滿50周歲,女干部(管理技術崗位)年滿55周歲;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
女工人退休年齡可以實行彈性退休年齡制度,即符合退休條件的女職工,身體健康,工作需要,按照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的相應操作辦法,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一個月之前,經本人申請,企業同意,勞動保障部門備案,其退休年齡可以適當延遲,延遲的年限最短不得少于一年,并應按整年操作,但最長不得超過55周歲。
企業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后,女職工的退休年齡按其退休時所在的工作崗位確定。即女職工在管理技術崗位年滿55周歲,在生產操作崗位年滿50周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鄉鎮企養老保險辦法有何規定
鄉鎮企養老保險辦法規定具體如下:
1、繳費規定:企業(企業工資總額的20%)+個人(個人繳費工資的8%);
2、統籌基金于個人賬戶相結合。
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帳號的存儲額用于職工養老,不得預支;但是可轉移、繼承。
3、計發辦法
(1)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構成;
(2)基礎養老金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均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滿一年發1%;個人帳戶養老金以個人賬戶存儲額除以計發月數。
4、特殊規定:
(1)A26號文實施前退休的,按國家原有規定發養老金,同時執行調整。
(2)B26號文實施后,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不發基礎養老金,個人帳號存儲額一次性支付,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養老保險包括的險種,具體如下:
1、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勞動者在年老后減少或失去勞動收入時給予一定經濟補償,使參保者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險;
2、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適用于沒有參加工作或沒有參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
3、新型的農村養老保險,新型的農村養老保險的參保農民滿60周歲就能夠享受養老金待遇,是實現農民老有所養的重要保障制度。
綜上所述,鄉鎮企養老保險辦法規定,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帳號的存儲額用于職工養老,不得預支;但是可轉移、繼承。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2023年養老保險新規定是什么
2023年最新退休政策如下:
1、工作年限滿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小于5年(含五年),或工作年限滿30年的事業編制人員,本人自愿申請,經批準可以提前退休;
2、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或工齡25年以上的人員,如本人自愿,經組織批準,可以提前離崗;
3、凡工作年限滿30年;或男年滿53周歲、女年滿48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經本人申請,按人事管理權限報市有關部門批準后,允許提前退休;
4、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并辦理退休手續;
5、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特殊工種的要求:
(1)在高溫,井下,高空等特殊工種工作10年以上,經過勞動部門審批,可以在法定退休年齡前5年退休;
(2)患有某些疾病,經過審批可以在一定規定年齡辦理病退;
(3)某些特殊情況,政府為了安置職工,規定的特殊政策,可以提前幾年退休;
(4)有些工傷職工,喪失勞動能力。經過批準,可以提前退休。
參保人是獨生子女父母的,退休時可申請相應的獨生子女補貼。但由于各地標準不同,我們能得到的待遇也不同。比如有的地區發放一次性獎金,有的地區增加固定比例的養老金。我們退休的地方不一樣,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樣。
對于2023年退休的人來說,養老金就該使用2023年的計發基數了,雖然目前還有公布,但從往年的數據來看,2023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還是會比2022年的要高得,而具體能高出多少,咱們還是要以當地公布的數據為準的。
總之,在2023年辦理退休的人員,使用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會更高一些,在計算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時,計算的金額也會提高不少的。
2023年養老保險新規定
相關推薦:
確認勞動關系怎樣舉證(需要哪些證據來證明勞動關系)
工傷賠償款是否要交稅(工傷賠償需要交稅嗎)
行政拘留后刑事拘留嗎(行政拘留之后會被刑事拘留嗎)
有殘疾證每月有多少錢(有殘疾證國家每月補多少錢)
工傷鑒定不服該怎么做(對工傷鑒定不服怎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