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需提 工傷保險基金 中心的《事故申告登記表》及用人單位事故調查報告書原件(個人申報的不必提供);(二)《 工傷認定申請表 》,(三)受傷害職工的有效身份證明的原件、復印件(身份證的正反面);(四)受傷害職工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包括 事實勞動關系 );(五)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按手印)及證人身份證的原件、復印件(身份證的正反面);(六)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初診病歷、住院病歷;屬職業病的提供合法有效的 職業病診斷 證明書或鑒定書的原件、復印件;(七)委托他人代理 申請工傷認定 時須出具 授權委托書 及代理人的身份證明。二、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應當提供以上的材料外,還應當提供以下相關證明材料:(一)用人單位 未參加工傷保險 的,提供用人單位的營業執照副本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查詢的登記資料;(二)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提供公安機關證明、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者其他有效證明的原件、復印件;(三)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提供公安機關證明或其它有效證明;發生事故下落不明要求認定因工死亡的,提供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結論的原件、復印件;(四)由于機動車事故引起的傷亡事故,提供公安 交通管理部門 的 交通事故認定書 或相關處理證明的原件、復印件;(六)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提供醫療機構的搶救和死亡證明的原件、復印件;(七)屬于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提供事發地縣級以上有關部門出具的有效證明的原件、復印件;(八)屬于因戰、因公負傷致殘的轉業、復員軍人,舊傷復發的,提供民政部門頒發的《革命傷殘軍人證》以及 勞動能力鑒定 委員會對舊傷復發的確認證明的原件、復印件; (九)工傷認定機構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根據實際情況手工列出)。
法律客觀:【申請工傷認定所需材料】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8條及勞動保障部《工傷認定辦法》第5條的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申請表是申請工傷認定的基本材料,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工傷認定申請表統一樣式由勞動保障部制定。屬于下列情況應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1)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的,應提交公安機關或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其他有效證明。(2)由于機動車事故引起的傷亡提出工傷認定的,應提交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門的責任認定書或其他有效證明。(3)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應由當地公安部門出具證明或其他有效證明;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認定因工死亡應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結論。(4)因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提供醫療機構的搶救和死亡證明。(5)屬于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按照法律法規規定,提交由設區的市級相應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出具的有效證明。(6)屬于因戰、因公負傷致殘的轉業、復員軍人舊傷復發的,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及醫療機構對舊傷復發的診斷證明。由于特殊情況,無法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的,應書面說明情況。(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勞動關系證明材料是勞動保障部門確定對象資格的憑證。規范的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是勞動合同,它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法定憑證。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企業、個體工商戶未與其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為了保護這些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益,《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勞動關系證明材料包括能夠證明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材料。據此,職工在沒有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可以提供一些能夠證明勞動關系存在的其他材料,如領取勞動報酬的證明、單位同事的證明等。(三)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機構(或者鑒定機構)出具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對于醫療診斷證明需要把握兩點:(1)出具診斷證明的醫療機構,一般情況下,應是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簽訂工傷保險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是非協議醫療機構(例如對受到事故傷害的職工實施急救的醫療機構)。(2)出具職業病診斷證明的,應是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的、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職業病診斷鑒定證明的,應是設區的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或者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
一、工傷賠償的處理流程
工傷處理流程即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工傷維權所需要的法律程序。
1、申請工傷認定;
工傷認定是對所發生的事故傷害是否算工傷的確定。只能由社會保險行政管理部門來確定,一般為各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局,其他機關無權作出是否為工傷的認定。
注:申請工傷認定時需要提交勞動關系證明,無法提供的,需要先通過勞動仲裁、民事訴訟確定勞動關系。
2、申請勞動能力鑒定;
對于存在傷殘的,需要進行勞動能力鑒定,以確定傷殘等級,進而確定工傷賠償項目和賠償標準。
注:對首次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服的,在接到鑒定結論次日起15日內,可以向省、自治區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再次鑒定。
3、請求勞動仲裁;
對于不能協商解決上述工傷待遇糾紛的,工傷職工需要先申請勞動仲裁,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通過開庭審理,作出裁決。
4、進行民事訴訟;
對于不服勞動仲裁委員會的裁決結果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次日起15日內,提起民事訴訟,對起訴的工傷保險待遇,由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
二、工傷保險的工傷賠償項目有哪些
1.工傷醫療費用:包括治療工傷、職業病所發生的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目錄或標準的醫療費用;
2.工傷傷殘輔助器具配置費;
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4.傷殘津貼;
5.評殘之后的生活護理費;
6.若因為工傷死亡,則賠償喪葬補助金;
7.供養親屬撫恤金;
8.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9.康復性治療費用;
10.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用;
11.傷殘等級在五級至十級且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員工,經過報辦機構的同意之后,該工傷員工前往統籌地區以外就醫需要的交通、食宿費用等,工傷保險都可進行報銷,但具體可報銷多少,還需要看當地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12.勞動能力鑒定費。
三、工傷待遇計算標準(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1、1-10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如下:
一級傷殘:本人工資×27個月
二級傷殘:本人工資×25個月
三級傷殘:本人工資×23個月
四級傷殘:本人工資×21個月
五級傷殘:本人工資×18個月
六級傷殘:本人工資×16個月
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2、1-6級傷殘津貼(按月享受)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六級傷殘的,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如下:
一級傷殘:本人工資×90%
二級傷殘:本人工資×85%
三級傷殘:本人工資×80%
四級傷殘:本人工資×75%
五級傷殘:本人工資×70%
六級傷殘:本人工資×60%
說明:
1)1-4級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2)5-6級傷殘津貼由用人單位在難以安排工作的情況下支付,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3、5-10級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1)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2)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