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加班工資怎么算?(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怎么算)

首頁 > 勞動人事2024-02-16 12:36:05

勞動法加班工資計算標準

法律分析:
加班費是用加班時間乘以每單位工資標準(即加班天數乘以日工資標準,或者加班小時數乘以小時工資標準),再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乘以相應的倍數。但從《勞動法》第四十四條里,我們只能知道加班加點相對于正常工資的“倍數”,即: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以及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應分別按照工資的150%、200%和300%支付加班工資,而沒有每單位工資標準(即日工資標準或小時工資標準)的規定。這也是有些用人單位隨意克扣,少發勞動者加班費的根源所在。所以,我國還應出臺相關規定,明確加班費的計算標準,以免用人單位鉆法律不盡完善的空子,而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加班費(加班工資)的計算公式如下:
1、延長時間每小時的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日標準工資(或計件工資)÷8(小時)×1.5
2、休息日每小時的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日標準工資(或計件工資)÷8(小時)×2
3、法定休假日每小時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日標準工資(或計件工資)÷8(小時)×3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即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1、在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2、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3、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怎樣算

法律主觀:

1、法定假日是不可以調休的,不能在法定假日上班后再補休一天。因此只要在法定假日上班的,用人單位都應當支付勞動者日工資的三倍。 2、公休日調休,如果用人單位可以及時安排勞動者進行補休的,那么勞動者是不可以主張休息日的雙倍工資的,只能按照正常的 工資發放標準 來發放。 3、公休日調休,勞動者公休日加班后,用人單位不能及時安排補休的,應當支付勞動者日工資的二倍工資。

法律客觀:

1.《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2.《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 企業在法定節假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日工資按平均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在日工資基礎上除以8小時。

節假日加班工資怎么算

節假日加班工資計算為基本工資除21.75天除8小時乘300%。

加班費標準具體如下:

1、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3、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單位沒有支付加班費的處理方式如下:

1、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進行投訴,由其進行查處。投訴的注意事項:

(1)任何組織或個人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及規章的行為,有權向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舉報人要求保密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應為舉報人保密;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及規章,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向勞動監察機構投訴。

(2)投訴(舉報)應提供被投訴(舉報)用人單位注冊登記的全稱、辦公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投訴人(舉報)姓名及聯系電話、基本訴求等要素。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及規章的行為發生在2年內未被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發現,也未被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不再受理。

(3)投訴(舉報)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反映問題。投訴(舉報)人應尊重工作人員,如實回答工作人員的提問,認真聽取工作人員對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政策的解釋。避免可能導致對投訴(舉報)無法調查處理的問題發生。

2、因支付加班工資發生爭議的,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請求裁決用人單位支付加班加點費用及法律規定的經濟補償金。

3、向人民法院進行起訴。

申請勞動仲裁的具體流程如下:

1、申請立案。被公司辭退可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申請人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

2、受理。仲裁委員會在收到申請后5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決定受理的,應當制作受理決定并送達申請人,并在受理后5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10日內提交答辯書,但是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的仲裁;

3、開庭。仲裁庭應在開庭前5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開庭時間、地點書面通知當事人,具體情況包括:

(1)仲裁機構開庭審理,雙方當事人可以相互闡述自己的主張和意見;

(2)當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處理,對被申請人可以缺席仲裁;

(3)開庭后應宣布仲裁人員名單,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4、調解裁決。仲裁機構組織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仲裁機構進行裁決。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以下材料:

1、勞動仲裁申請書;仲裁申請書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申請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證號或者其他身份證件號碼以及聯系方式;

(2)被申請人名稱、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

(3)發生爭議的事實、申請人的主張和理由等。

2、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3、證明勞動關系存在的材料,如勞動合同等;

4、被申請人的身份證明。

相關推薦:

行政不予賠償(國家不予行政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非法辭退怎么進行勞動仲裁(公司非法辭退員工 怎樣仲裁)

火災賠償評估(火災燒毀的東西怎么評估)

金融立案標準(金融詐騙罪立案門檻)

取錯快遞賠償(快遞被人拿錯了快遞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