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工傷的流程是怎樣的1、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2、用人單位未按上述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3、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4、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并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與工傷認定申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哪些情形可以申報工傷只有符合一定的條件才可以申報工傷,否則即使申報也無法認定為工傷。具體的條件為: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4、患的;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通過以上與律師小編一起了解了有關申請工傷所需要的條件與申請工傷的流程方面的資料,我們對于這方面的內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如果您對于申報工傷所需要的資料方面存在著有不明確的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師,尋求律師的幫助,這里的律師會全力的幫助您,解答您想了解的問題,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法律客觀:職工發生事故傷害后,用人單位應于24小時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同時向參保分中心工傷保險科書面備案。用人單位如遇緊急情況不能及時辦理書面備案的,應先通過電話或傳真告知參保分中心工傷保險科,并于5日內向參保分中心工傷科補報兩份《工傷事故備案表》。因此,當發生工傷時,一定要盡快通知用人單位,尤其是在公出時及上下班過程中出現的工傷,以免影響工傷的理賠。受傷第一時間確認是否購買工傷保險若單位已買工傷保險,可要求單位在一個月內申報工傷;若沒有,則需盡快搜集勞動關系證據,一年之內申報工傷。需注意的是,不管單位有沒有買工傷保險,員工都可以申報工傷,這是以后索賠的前提條件。必須注意要在一年之內申報。申報醫療待遇時,經辦人應提供以下材料:(一)用人單位的授權書;(二)傷者的委托書;(三)工傷員工醫療的有關材料和有效票據,所提供票據應與病歷本上的日期、姓名一致,并附上費用明細清單;(四)工傷員工填寫的《工傷職工自愿不做勞務鑒定保證書》或提交《職工結論書》;(五)經社保部門核準的《深圳市大型治療項目準單》(使用特殊檢查治療項目的);(六)《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書》或單位出具事故相關各方(含保險公司賠付)承擔傷者醫療費的證明(屬于機動車事故的);(七)其他相關材料。認定為工傷后及時做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也影響著工傷賠償金額,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需是社保局指定的鑒定機構,不同于一般的司法鑒定機構,共分十級,最高級別為1級,最低為10級。需要注意的是,勞動能力鑒定并不是越早越好,為了自己的健康,建議受傷員工安心接受治療,待身體大致康復后再申請做鑒定。
申請工傷鑒定的流程如下:1、首先需要向當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鑒定;2、填寫一份工傷鑒定申請表,準備好身份證復印件和有效的診斷證明、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有關規定復印或者復制的檢查、檢驗報告等完整病歷材料;3、等待受理,獲得受理通知書的,等待通知參加鑒定;4、獲取鑒定結果。
法律客觀:個人提出書面申請→單位審查后,向勞動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填寫鑒定表,并提交原始資料→調查→組織醫療鑒定→定級、發文。(一)由工傷職工所在單位填寫《勞動鑒定申請表》,申請勞動鑒定。特殊情況,職工可直接申請;(二)提供歷次病、傷、殘醫院治療的原始病歷,屬因工傷殘的,需持工傷事故調查報告及有關材料;屬職業病的,需持衛生部門授權的職業病防治所(院)提供的診斷資料;屬精神病的,需持精神病院的診斷資料;其它情況的,需持有說服力的證明等報勞動鑒定委員會;(三)勞動鑒定委員會應認真審定申請及附件材料,對資料不全或情況不明的不予受理;(四)對符合條件的,統一安排鑒定,并把鑒定的時間、地點、人員提前通知企業及有關人員;(五)勞動鑒定委員會應當委托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或者聘請有鑒定資格的醫生組成專家組對被鑒定人員進行喪失勞動能力的醫學診斷;(六)專家組對傷殘、病殘職工的狀況,寫出定性、定量的診斷意見,由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傷病或傷殘等級,并發給等級證明書。勞動鑒定委員會應將鑒定結果及時通知企業和被鑒定的職工;(七)職工對勞動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當地勞動鑒定委員會辦公室申請復查;對復查結論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勞動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重新鑒定包括定期復查鑒定和處理爭議的復查鑒定。一是,第13條有“定期復查傷殘狀況”的規定,主要是鑒定結論以醫療期滿本次致殘結局為依據,而殘情有合并癥的還要進一步治療,有一些殘情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加重,對此,進行定期復查并做出等級變更結論是必要的,這有利于職工和企業。目前定期復查的期限暫由各地規定。二是職工對本次鑒定結論不服的問題,按照第57條規定,職工可以申請復查,復查鑒定后還有疑義的,可以申請上一級勞鑒會重新鑒定,省級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當然不意味著省級結論永久不變,到定期復查時仍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變更。復查鑒定最終結論由省級勞動鑒定機構作出。工傷職工及其家屬因申報工傷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辦理;與勞動行政部門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發生爭議的,按照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有關法律、法規辦理。以上就是怎樣申請工傷鑒定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