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辦年會,不僅為了讓員工在輕松的氛圍中增進了解,更是為了發現潛在人才。職場人應該重視年會,積極備戰。
為什么這樣說呢?
有以下4個原因。
我會用自己的話講給你聽。
1.年會在考察你的“綜合能力”
公司并不是你有什么才藝,會有怎樣的表演,而是重點考察你在準備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綜合能力”。
越是機制完善,實力強悍的公司,越明白業績是多部門、多人一起努力的結果,并不能完全代表個人能力強弱。
比如,一個銷售的業績不僅受他能力影響,還受市場部策略、商務推廣團隊等多部門影響。
市場部策略利好,商務推廣做得多,公司活動力度越大,品牌效應越好,銷售越容易打市場,業績提升的可能性越高。
相對而言,年會籌備,則是一次很好地考察個人綜合能力機會。
你的籌備情況,大部分受個人能力影響。
2.年會能看出你的“組織協調能力”
籌備年會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你需要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調動協調各部門時間,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甚至說服他們投入更多時間在年會上。
對了,你還要發掘有才藝的人,說服他們在年會上表演。
組織協調、發掘人才,其實是更高級的能力,它不再是單純的和事情打交道,而是和人打交道。
羅振宇在2020年跨年演講中說:
“數字化在未來會進一步分化各階層,人與人的差距會越拉越大。對人負責,而不是對事負責,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案。”
什么是對事負責?
假設你是學校圖書管理員,在你上崗那天,就要學習圖書管理流程,嚴格按照流程辦事。當有學生延期還書,按照流程,你要對他處以罰款。
嚴格按流程辦事,對書籍負責,就是對事負責。
什么是對人負責?
北京11中學校長將書籍流散到每個教室。作為圖書管理員,他要根據各班級學生讀書進度、老師教學進度提供定向服務。
他需要和同學、老師溝通,時刻掌握情況,協調每一個人。
對每一個同學、老師負責,就是對人負責。
你發現沒有,當加入“人”這個變量,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情況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一個人想要做好工作,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掌握更高級的能力和技術。
這時候,他的職場天花板就被打破了。
3.年會能考察你的“執行能力”
年會項目一般只會準備一兩個星期,時間緊任務重,平時的工作還不能停。
上級交給你的任務,哪怕只是編一支小舞蹈,也需要精心計劃、執行、調整和復盤。
執行力強的人,不僅可以完成本職工作,還能完成年會準備工作。
4.年會能看出你對公司文化的“認同度”
認真做和敷衍做,效果非常明顯。
每個人都做過觀眾,都看得出哪些節目是精心準備,哪些是敷衍了事。
只要認真準備,全情投入,即便你才藝優先,組織能力一般,也能給大家留下好印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