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法定節假日如下:
1、法定假日:新年,放假時間1天,日期為1月1日。
2、法定假日:春節,放假時間3天,日期為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法定假日:清明節,放假時間1天,日期為農歷清明當日。
4、法定假日:勞動節,放假時間1天,日期為5月1日。
5、法定假日:端午節,放假時間1天,日期為農歷端午當日。
6、法定假日:中秋節,放假時間1天,日期為農歷中秋當日。
7、法定假日:國慶節,放假時間3天,日期為10月1日、2日、3日。
節假日的起源和傳統習俗介紹:
1、元旦元旦源于公歷1月1日,是西方的新年。中國大陸自1949年起將元旦作為法定節日,慶祝新年的到來。
2、春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農歷新年。在春節期間,人們會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賞花燈等,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
3、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祖掃墓節日,也是傳統的踏青節日。在清明節期間,人們會掃墓、燒紙、祭祀等,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4、勞動節是為了紀念全世界勞動人民而設立的節日。在這,人們會參加各種慶祝活動,表彰勞動者和工會組織,以及展示勞動成果和勞動精神。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關于202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
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分別是:元旦節,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
1、元旦節
1月1日放假1天。元旦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通常指歷法中的首月首日。
2、春節
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又稱“過年”“過大年”,是集除舊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3、清明節
農歷清明當日放假1天。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乙,太陽到達黃經15°,便為清明。清明節氣因為節令期間“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而得名。
4、勞動節
5月1日放假1天。勞動節一般指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
5、端午節
農歷端午當日放假1天。端午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6、中秋節
農歷中秋當日放假1天。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7、國慶節
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節假日。它們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元首誕辰或其他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