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退休能享受工資調整嗎?
《關于2023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23年1月1日起為2022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2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3.8%。
2023年辦理退休人員養老金不在本次調整范圍內。
1.調整原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公民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
2.調整范圍:建國以來從企業、事業、機關、部隊、院校等單位到社會上的所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
3.調整目的:不以提高待遇水平和平均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目標,以公平合理為要素,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目的。
4.調整養老金計算公式:個人養老金數額=老年養老金+勞動退休金+個人儲老金
月老年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年齡補貼率×(個人年齡-65)+勞動補貼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月勞動退休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月個人儲老金=個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110%÷(76-個人實際退休年齡)÷12
12月退休次年能否調整養老金?
2022年12月辦理退休,為什么今年不漲工資12月退休影響次年漲工資。根據我國社會保障法規,退休人員每年只能調整一次工資,而調整工資的時間是從1月1日開始。因此,如果12月退休,則次年調整工資時不能參加,自然會影響到次年的漲工資。
退休人員12月份不能漲工資。因為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已經按照新辦法計發,而在領取養老金時,會按照老辦法計算出新發的月數,并從退休之日起發放給本人。也就是說,退休人員退休當年的養老金發放,是根據老辦法計算出的新發月數,而不是根據新辦法重新核算的應發數額。每年調整養老金退休人員范圍也是從當年12月底開始,而不是從退休當月開始。
退休工齡工資新規定
退休工齡工資新規定如下:
1、在本公司連續工作滿一年的員工每月工齡工資為50元;
2、在本公司連續工作滿兩年的員工每月工齡工資為100元;
3、在本公司連續工作滿三年的員工每月工齡工資為150元;
4、在本公司連續工作滿四年的員工每月工齡工資為180元;
5、以此類推,之后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齡工資相應增加30元。累計十年封頂;
6、員工連續請假超過15天或年內請假累計超過30天者,取消工齡按新員工待遇執行并重新計算工齡(總經理特批的除外);
7、員工辭職后又復職,原工齡取消,按照新入職時間重新計算工齡;
8、試用期間不計算工齡。
退休的年齡規定如下: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致殘,經醫院證明(工人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法律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綜上所述,農村戶籍的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只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就能像城鎮職工一樣按時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農村戶籍和城鎮戶籍,不是辦理退休的必要條件,也不會因為戶籍性質的不同而實行不同的養老金計算辦法。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于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干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最新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1、退休工資指養老金,計算方法是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乘以繳費年限乘以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乘以繳費年限乘以1%。
3、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
退休:
退休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2011年1月起,我國對個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政府有關方面不斷釋放出延齡退休的政策意向,民意調查顯示,過半受訪者反對延長退休年齡,多數主張按規定年齡退休。我國已開始進入老齡社會,隨著身體健康、學識增加、觀念轉變,越來越多的退休人士進入就業市場,通過返聘、再創業,從事義務活動、志愿者活動或再就業等。更加豐富的退休生活將成為常態,對社會運行將產生重大影響。
相關推薦:
公司非法辭退怎么進行勞動仲裁(公司非法辭退員工 怎樣仲裁)
火災賠償評估(火災燒毀的東西怎么評估)
金融立案標準(金融詐騙罪立案門檻)
取錯快遞賠償(快遞被人拿錯了快遞怎么賠償)
五千能立案嘛(五千塊錢能立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