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上下班途中怎么認定
法律分析:
一、怎么對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nèi)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nèi)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nèi)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最高法對“上下班途中”的認定,就兩個核心原則:合理時間、合理路線。
1、什么是合理時間?
上下班有一個時間區(qū)域,具有正當性,可能早一點,可能晚一點,比如下了班以后,還要加一會兒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時段過了之后再回家,這些都屬于合理時間。
2、什么是合理路線?
路線有可能是回自己的住所,這個住所可能還不止一處;除此之外,往返于配偶、父母、子女的居住地,也算是合理路線。下班的途中需要到菜市場買一點菜,然后再回家,而且是順路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路線。
拓展資料:因工外出和工作有關(guān)認定為工傷,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因工外出期間”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是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場所以外從事與工作職責有關(guān)的活動期間;二是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外出學習或者開會期間;三是職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動期間。
法律依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有關(guān)規(guī)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職工應當認定為工傷。職工有六種情形之一,應認定為工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nèi),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nèi),從事與工作有關(guān)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上下班途中的工傷認定標準
法律主觀:
上下班途中可以 認定為工傷 的情形只有一種,就是看該事故是否是該職工本人的主要責任,如果交警部門出具的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認定該事故不是該職工本人的主要責任(該職工本人負次要責任或同等責任),則可以根據(jù)《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第六款“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之規(guī)定,認定該職工的受傷為因工受傷。
法律客觀: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nèi),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nèi),從事與工作有關(guān)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nèi),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yè)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新勞動法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標準
法律主觀:
從以下因素來認定: 一、時間因素。“上下班途中”應該是在一個合理的時間范圍內(nèi),根據(jù)職工上下班路程的遠近,使用交通工具的不同,綜合考慮交通狀況、天氣情況、行使安全等因素,合理裁量的一段理性人的上下班時間范疇。 二、路線因素。這里所說的路線應該是上下班的合理路線,而不是必經(jīng)路線,合理路線可以是地面路線、地下路線(地鐵、過江隧道等)或者高空路線(高架橋等),因不同的勞動者考慮的主要因素不同,只要勞動者選擇的路線符合行使便捷、費用較低、安全性好等一項標準,就可以認為是合理路線。 《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 工傷保險 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六條
法律客觀: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nèi),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nèi),從事與工作有關(guān)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nèi),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yè)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工傷保險上下班途中的認定
工傷中的“上下班途中”具體包括:
1、在合理時間內(nèi)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2、在合理時間內(nèi)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jīng)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3、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4、其他。
總而言之,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時間與合理路線,屬于上下班途中認定工傷事故必不可少的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兩者不可割裂來看,具體如下:
1、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時間
所謂合理時間,應為職工以上下班為目的的在途時間。合理時間的認定,不能單純看用人單位的管理制度,還要綜合多方面考慮,比如為什么提早到崗或遲延下班,是否為工作的預備或延續(xù)等。
2、上下班途中的合理路線
所謂合理路線,應為職工以上下班為目的的在途路線。合理路線的認定,要了解當時的情況,為何會改變路線,是因為天氣變化、路況異常等客觀原因,還是因為順路接送孩子上下學、路過菜場買菜等,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主觀活動。
法律依據(jù):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nèi),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nèi),從事與工作有關(guān)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nèi),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yè)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fā)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相關(guān)推薦:
行政不予賠償(國家不予行政賠償?shù)那樾斡心男?
公司非法辭退怎么進行勞動仲裁(公司非法辭退員工 怎樣仲裁)
火災賠償評估(火災燒毀的東西怎么評估)
金融立案標準(金融詐騙罪立案門檻)
取錯快遞賠償(快遞被人拿錯了快遞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