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雙休日,國慶等節假日是法定的。還有一定時間的年休假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使用。公休假天數依據工齡確定。1、參加工作滿一年不滿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5天。2、參加工作滿五年不滿十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10天。3、參加工作滿十五年不滿二十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15天。4、參加工作滿二十五年以上員工,每年休假20天。以上年休假均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四、下列人員不享受公休假:1、在各類學校脫產學習、培訓、進修享受寒暑假的人員。2、當年連續病假兩個月或累計病休三個月以上的人員。4、當年事假累計達到1個月以上的人員。5、超出國家規定產假假期繼續休息的人員。6、當年從外單位調入公司系統的人員。7、病、事假人員中如果當年假已休完且年出勤率未達到90%以上,則下一年度不再安排休假。8、員工在受處分期間。公休假天數依據工齡確定。1、參加工作滿一年不滿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5天。2、參加工作滿五年不滿十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10天。3、參加工作滿十五年不滿二十五年的員工,每年休假15天。4、參加工作滿二十五年以上員工,每年休假20天。以上年休假均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節假日。四、下列人員不享受公休假:1、在各類學校脫產學習、培訓、進修享受寒暑假的人員。2、當年連續病假兩個月或累計病休三個月以上的人員。4、當年事假累計達到1個月以上的人員。5、超出國家規定產假假期繼續休息的人員。6、當年從外單位調入公司系統的人員。7、病、事假人員中如果當年假已休完且年出勤率未達到90%以上,則下一年度不再安排休假。8、員工在受處分期間。
法律客觀:《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法定節假日共11天。允許周末上移下錯,與法定節假日形成連休。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擴展資料
2018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二、春節:2月15日至21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節:4月5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
四、勞動節: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節:6月18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六、中秋節:9月24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七、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六)、9月30日(星期日)上班。
參考資料:中國法院網-《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國家法定假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