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老板開除員工怎么算工資
法律主觀:
勞動法規定,公司開除員工分為依法開除和違法開除兩種情形,具體賠償如下: 一、公司依法開除員工、過失性辭退的,不需要賠償。 二、公司依法開除員工、無過失性辭退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公司違法開除員工,員工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公司繼續履行的,不需要賠償。 四、公司違法開除員工,員工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需要按照經濟補償金的兩倍支付賠償金。 經濟補償金根據員工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按照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 月工資是指員工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員工月工資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員工月工資高于公司所在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按照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計算,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年限最高為十二年。
法律客觀: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公司辭退員工工資如何結算
辭退的員工工資按實際工作天數*勞動合同約定的日工資進行計算。根據法律規定,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公司突然辭退工資是按照實際上班天數來結。如果是無理由被公司辭退的,公司還應當按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支付賠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依據《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一、公司辭退員工不給賠償金怎么辦
如果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金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按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二、辭退員工的證明怎么寫
辭退員工的證明需要寫明以下幾點:
1。主要內容包括:被辭退員工的姓名,辭退的原因,辭退的待遇和補償的處理等。
2。辭退的證明也可以是辭退通知書,是公司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所使用的文書。按照規定,辭退員工應當向員工簽發通知書。
三、員工犯錯被辭退工資應該如何結算
員工犯錯被辭退工資應該按照當月實際出勤天數結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二、辭退了工資什么時候發
辭退用人單位應當在辦理解除合同手續時一并結清工資。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三、公司不能辭退員工的情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4。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第二條
日工資和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用工單位辭退員工怎么補償i?
用人單位辭退員工時,需要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對員工進行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不續簽的,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辭退員工,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辭退員工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包括:員工不適應工作需要被辭退、員工因企業變更被辭退、員工因企業經濟性裁員被辭退等。
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辭退員工時應支付經濟補償金,補償金的計算標準是:在崗工人月工資 × 在崗工齡年數 × 補償倍數。補償倍數由地方人民政府規定,一般為 1 至 2 倍。但最高不得超過 12 個月的工資。
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與員工協商達成協議,約定經濟補償金的數額和支付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辭退員工時,需要按照法律規定進行操作,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否則可能面臨法律風險。
公司開除員工勞動法上怎么賠償
公司開除員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上要求按照經濟補償金的兩倍來賠償。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公司可以辭退職工的情形是什么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一、企業辭退的原則
1、根據原勞動人事部等四部門勞人勞[1987]5號文件規定:企業對違紀職工要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切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對于那些經過教育或行政處分后仍然無效的,可以按照《辭退規定》予以辭退。
2、企業辭退違紀職工堅持實事求是,嚴格按照《辭退規定》辦事。如發現辭退不當的,要及時糾正;發現確屬企業領導人濫用職權打擊報復的,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3、企業對被辭退的違紀職工,要認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不能簡單從事,防止矛盾激化。辭退后,本人要求遷移戶口的,按戶口遷移規定辦理。
二、員工被辭退怎么辦
【風險提醒】勞動保障涉及千家萬戶緊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新就業形態勞動用工模式下,因人事管理、業務管控、工資結算等事項可能拆解給不同企業負責,導致勞動用工主體與法律關系難以界定,增加了勞動者維權的難度。特別是農民工往往從事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危險性大、有毒有害的作業,又缺少較為全面的保障和農民工自身的安全知識較弱,維權更為艱難。
【建議】針對勞動維權難的問題,勞動者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維權途徑之一:協商
勞動爭議發生后,勞動者可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達成新的協議或者有過錯的一方改正錯誤,消除爭議。
維權途徑之二:調解
發生勞動爭議后,勞動者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調解。調解申請,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內提出。
維權途徑之三:仲裁
仲裁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勞動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勞動爭議范圍包括: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規定發生的爭議;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等。
維權途徑之四:訴訟
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需注意,未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維權途徑之五:監察舉報投訴
《勞動法》第85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制止,并責令改正。”第88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對于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據此,勞動者發現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
維權途徑之六:信訪
勞動者在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還可以通過信訪的方式,向各級工會、婦聯以及政府信訪部門反映。
當然,哪種途徑最適合你的情況,最直接的方式是先咨詢律師,律師可以根據你的具體情況為你匹配維權路徑,盡快獲得合理的賠償。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相關推薦:
離婚房屋公證(離婚房產公證需要什么手續)
行政不予賠償(國家不予行政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非法辭退怎么進行勞動仲裁(公司非法辭退員工 怎樣仲裁)
火災賠償評估(火災燒毀的東西怎么評估)
金融立案標準(金融詐騙罪立案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