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法定節日有哪些
中國法定節日有以下16個,分別是:新年(1月1日);春節(農歷新年);清明節(農歷清明當日);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中國青年節(5月4日);端午節(農歷端午當日);國際護士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中秋節(農歷中秋當日);國慶節(10月1日);記者節(11月8日)。中國節一般指指中國民間相傳的紀念日、歡慶日和被中國承認的國際通用節日等。中國傳統節日大抵起源于先秦時代,而定型于兩漢時期,如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到了兩漢大都基本定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歷經隋唐到宋,中國傳統節日經歷了它的變異和調整,宗教的滲透、民族的融合、社會心理的失常,為中國節日風俗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元素。中國節日解釋:中國節日中包含“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我國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中規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五)端午節,放假1天;(六)中秋節,放假1天;(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以上內容參考:
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法定節假日是11天:元旦,1天(1月1日);春節,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節,1天(農歷清明當日);勞動節,1天(5月1日);端午節,1天(農歷端午當日);中秋節,1天(農歷中秋當日);國慶節,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辦法》
全體公民的節日:
(一)元旦,1天(1月1日);
(二)春節,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3天(10月1日、2日、3日)。
國家規定的節假日有哪些
國家規定的節假日有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婦女節、青年節、兒童節等。
1.春節: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2.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3.勞動節: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4.端午節: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5.中秋節: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6.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法定節假日工資支付要求:
《勞動法》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用人單位只能支付法律規定的加班工資報酬,不能以安排補休而不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時間的加班工資。而且,這里所指的“用人單位應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是指在支付了正常工資之外另外支付的。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相關推薦:
不簽勞動合同杯具了(不簽合同干了不到一個月被辭退)
如何申請大病救助(大病救助去哪里申請)
醫保定點門診如何更改(醫保定點醫院怎么改)
法定陪產假有多少天(法定陪產假期多少天)
工傷認定表如何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職業病名稱怎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