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規定: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計算方法為: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法律客觀:加班工資應該是以你的實發工資為基數計算,具體的依據是:A、《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關加班工資的如何計算)B、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是指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工作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C、國務院《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綜上,你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不應是約定的最低工資,而是你的實發工資3000元。3000/20.92=143元(日工資)143/8=18(小時工資)18*1.5*平時加班小時數+18*2*周末加班小時數+18*3*法定節假日加班小時數=總的加班工資(前兩項如果有安排補休,補休的時間要除掉。)
綜合工時制加班費計算方法及標準如下:
計算方式:
工作日加班費=月工資基數÷全年月平均計薪日×150%×加班天數;休息日加班費=月工資基數÷全年月平均計薪日×200%×加班天數;法定節假日加班費=月工資基數÷全年月平均計薪日×300%×加班天數。
標準:
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的部分,按不低于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150%支付加班工資;在法定節假日上班的,按不低于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當用人單位與員工終止或解除合同時,其綜合計算工時的計算周期尚未結束的,若實際工作時間已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用人單位應當按200%的標準支付工資。
綜合工時制是指分別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中國勞動法規定的工時制度有三種,即標準工時制、綜合工時制和不定時工時制。
工時制度的概念:
工時制度即工作時間制度,工作時間是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和生產的時間。工時制度分為標準工時制和特殊工時制。中國普遍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的標準工時制。
標準工時制是由立法確定一晝夜中工作時間長度,一周中工作日天數,并要求各用人單位和一般勞動者實行的基本工時制度。在標準工時制下,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工人每天工作的最長工時為8小時,周最長工時為40小時。
綜合工時制是針對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或受季節及自然條件限制的用人單位的部分勞動者。
不定時工時制是針對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無法按標準工作時間衡量或需要機動作業的勞動者所采用的一種工時制度。如高級管理人員,外勤、推銷人員,長途運輸人員,常駐外埠的人員,非生產性值班人員等。
加班費的計算基數應當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資為標準,一般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獎金、津貼。加班費的計算按照原勞動保障部 《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核算。
一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二、加班工資計算的方法
根據勞社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第一款、第二款:
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擴展資料:
沒有得到加班費的勞動者,要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當然勞動者也可以選擇仲裁,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但需要注意的是,勞動仲裁有時效上的限制: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當然如果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仲裁時效也會中斷,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仲裁時效中止。
從最新的司法解釋來看,最高法為督促用人單位規范管理,引導勞動者正確行使權利,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臺《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該司法解釋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