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雙倍工資是10月1日、2日、3日。
拓展知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國家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如下:元旦節、清明節、五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共計11天。在這11天中,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工資或者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這11天中,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都要支付加班費。
其中,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十一長假雖然已經過去,但根據規定,今年的中秋節、國慶節加班工資仍然要按照10月1日、2日、3日來計算。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享有工資報酬,因此在國慶節和中秋節放假期間,如果員工沒有補休,他們應該得到三倍的工資報酬。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只有10月1日、2日、3日是法定節假日,其他時間不算加班。如果用人單位在4日、5日、6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工資或者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2023中秋國慶加班費算8天。
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是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休,10月7日、10月8日上班。國慶節法定假日為10月1日、2日、3日三天,由于2023年中秋和國慶節一起放假,中秋節法定假日為9月29日,因此,中秋節、國慶節8天假期里,有四天是三倍工資,分別是:9月29日、10月1日、2日、3日,有四天是雙倍工資,分別是:9月30日、10月4日、5日、6日。
法定節假日加班的三倍工資的計算方式為:基本工資/21、75天/8小時*300%。2023年9月29日、10月1日-3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加班天數(用人單位不能以安排補休形式替代加班工資)。9月30日、10月4日至6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加班天數(用人單位可以以補休形式代替加班工資)。
中秋節習俗
1、拜月亮
拜月盛行于上古時期,拜月是對月神的禮敬或禱告,是在科學不發達情況下,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和神化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在周代以后被皇家壟斷,唐代開始逐漸由賞月之風代替,宋代中秋賞月習俗中偶爾會加入拜月事項,男女皆可,男求功名,女求美貌。
2、賞月
賞月在唐宋時期是主要的習俗。唐朝時期,八月十五是一個賞月節,文風繁盛,大量文人墨客經常會借月抒情,留下了大量有關月亮的文化瑰寶。這種賞月活動在初唐時期主要以社會中上層人士為主,中晚唐以后下層民眾開始群起效仿,明清以后賞月風俗逐漸衰退,人們開始關注祭月的神性意義和社會經濟關系。
國慶假期加班費的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加班時間:在國慶假期期間,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支付加班工資。因此,首先需要確定加班的時間,即勞動者在國慶期間工作的具體時間。
2、確定加班工資基數:加班工資基數是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來確定的。如果勞動合同沒有約定,則按照集體合同約定的標準確定。
3、計算加班工資:根據確定的加班時間和加班工資基數,按照《勞動法》規定的加班工資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具體計算方法為: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8×加班時間×300%;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加班工資基數÷21.75×法定節假日加班天數×300%。
4、確定實際支付金額: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選擇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工資標準或按照規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來支付加班工資。如果按照標準支付的加班工資過高或過低,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協商調整。
加班費的概念及相關知識
1、加班費是指員工在規定工作時間以外,為完成額外的工作任務所獲得的報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
2、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加班費應當按照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標準計算,而不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具體計算方法為,先計算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的小時工資,再根據加班時間計算加班費。
3、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實際加班時間支付加班費。其中,法定節假日的加班時間應當按照勞動者日工資標準的3倍計算,公休日的加班時間應當按照勞動者日工資標準的2倍計算,其他時間的加班時間應當按照勞動者日工資標準的1倍計算。
4、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標準作為加班費的基數標準。如果勞動合同中有約定,按照約定執行;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應當按照集體合同或者合同約定的標準確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