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所需的材料有哪些
一般而言,申請仲裁所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就是要有 仲裁申請書 。在申請書上應當有個人的簽名或法人組織的蓋章。 第二就是要要帶有附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或者是仲裁協議。并且要攜帶原件進行核對。 第三就是要帶有 身份證 明的文件。比如說身份證或者法定代表人的證明書。勞動仲裁需要攜帶書面的 勞動仲裁申請書 ,還要攜帶身份證等材料、以及和用人單位簽訂的 勞動合同 ,及其他 證據 資料。 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八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證據和證據來源、 證人 姓名和住所。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哪些證據材料?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提供的材料和證據包括申請書、身份證明、勞動合同、社保繳納證明、工資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十八條 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
勞動仲裁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一種重要方式,如果你需要勞動仲裁,那么你需要準備一些資料以支持你的要求和主張。具體來說,以下是一些你可能需要準備的資料:
1. 勞動合同和工作證明:這些文件是最基本的資料,需要說明你與雇主簽訂了勞動合同并在公司內的崗位上工作。
2. 工資和福利記錄:支持你要求支付工資、加班費、年終獎金以及其他津貼補貼等方面的要求。
3. 考勤記錄、工資條和報銷單據:這些文件能夠證明你的出勤情況、工資水平和實際報銷情況,支持你的工資和福利要求。
4. 公司規章制度和政策文件:該文件能夠證明公司是否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政策文件操作,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以及公司對員工的管理方式。
5. 相關證明材料:如職業資格證書、培訓證書、工作經歷證明等,支持你的工作經驗、能力和資質。
拓展:
除了上述資料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可以提供證據的資料。例如:
1. 公司內部電子郵件、討論組、短信等通訊記錄:可以證明公司管理人員的不當言行或決策,支持你的訴求。
2. 活動記錄:例如每日工作報告、生產和銷售報表、客戶反饋等記錄,能夠支持你對公司業務和運營情況的了解和訴求。
3. 相關法律、規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的解釋和說明:如果你對某個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政策文件存在疑惑,可以通過查閱和提供相關的解釋和說明來支持你的主張。
4. 證人證言:如果你有證人能夠證明你所說的事情是真實的,可以邀請他們提供證言來支持你的要求和主張。
總之,準備資料是勞動仲裁的一個必要步驟,確保你能夠充分闡明自己的訴求和主張。除了上述資料之外,還應該注意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以避免因為虛假材料而面臨風險和責任。
相關推薦:
公司濫用職權扣留員工不讓員工走人要怎樣去理(利用職務便利克扣員工工資違法嗎)
企業職工在改制后可以確認改制前的勞動關系嗎(國企改制后職工身份)
技能績效工資制(崗位工資制的類型)
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辭退員工的流程規定)
懷孕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懷孕期間能終止勞動合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