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節假日上班的工資應不低于平時工資的百分之三百。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的長假中,并不是所有的假日都是法定節假日。比如國慶節,只有10月1日至3日,這三天是法定的節假日。其余4日,是正常周末調休,這4天,單位不安排補休的,則應當按日工資的200%計算。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如休息日按照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綜合工時
根據規定,一些特殊的行業、企業和工作崗位可以實行綜合工時制。綜合工時制是以標準工作時間為基礎,以一定的期限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工時制度。實行這種工時制度的用人單位,計算工作時間的周期不再是以天為單位。而是可以是以周、月、季、年,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
即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應當不能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在綜合工時制的情況下,在綜合計算周期內,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報酬。
法定節假日工資計算方法 :
1、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其中:
(1)法定節假日日常工資: 是指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之規定。員工在國家法定節假日,依法享受帶薪休假,即在法定節假日中,即使員工不上班,企業也應按其正常上班情形一樣,正常支付其日工資。
2)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是指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即企業如在法定節假日,如五一節,安排員工加班的,應當支付給員工的加班工資為不低于其日工資的300%.即其加班工資≥日工資*300%.即不低于三倍工資。
綜上,按標準工時制的員工,在法定節假日加班,企業應付工資為:法定節假日綜合工資=應付法定節日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按通俗的說法,即不低于“四倍工資”。
如果在“五一”等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應當以不低于日工資基數的3倍支付加班工資,而在5月2日、3日加班應當以公休日加班的標準給予雙倍支付工資。
日工資基數的計算方法為:月工資除以一個月計薪的天數,今年中國節假日調整后的月計薪天數為21.75天。
以一個約定月薪為1200元的職工為例,他的日加班基數就是1200元除以21.75天即55.17元,如果企業安排他在5月1日加班,則應支付其不低于55.17元的3倍即165.52元的加班工資。
其余兩天為:55.17×2×2=220.68。這三天總的工資是165.52+220.68+55.17×3=551.71.
擴展資料
假期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元旦一天假期,春節三天長假,還是清明節一天假期,五一一天假期,端午節一天假期,中秋節一天假期,國慶長假三天)以及雙休日等假期時間加班,向其工作單位領取的加班費。根據加班時間不同,假期工資也有差異。
在法定假期內,假期工資應不低于平時工資的三倍支付,如若加班時間是法定假日連帶雙休日,則雙休日的假期工資應不低于平時工資的兩倍支付。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假期工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