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 屬于 法定節假日 , 加班 應支付三倍 加班工資 的。清明節加班工資的計算方法:(一)休息日的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日標準 工資 (或計件工資)÷8(小時)×2×加班時間;(二)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日標準工資(或計件工資)÷8(小時)×3×加班時間。
法律客觀:企業職工帶薪 年休假 實施辦法第十一條 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日工資收入按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 前款所稱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后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實行計件工資、提成工資或者其他 績效工資 制的職工,日工資收入的計發辦法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執行。
用人單位在清明節當天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支付三倍的工資報酬。
是用人單位在清明前后兩天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沒有三倍工資報酬,在不能安排補休的情況下,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勞動者被安排在清明節當天加班的,至少有三倍工資;被安排在清明節的其他休息日加班的,至少有雙倍工資,如果為休息日的加班安排了調休的,則不需要支付加班費。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清明節屬于法定節假日,應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資報酬。
清明節習俗
1、踏青春游
清明期間是春意盎然的時節,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為風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余亦一家老小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
2、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3、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北方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又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節有三薪的。
清明節是我國的法定假日,這個節日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因此,單位在清明節安排加班時,應支付給工人加班日工資不少于三倍的日工資,且不得以補償性休假代替,而在清明節當天有三倍工資。
關于職工休息休假,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對實行計件工資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這一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勞動者的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2023年有三倍工資的日期和天數:
2023年元旦三倍工資安排時間為:2023年1月1日,天數為1天。
2023年春節三倍工資安排時間為:2023年1月21日、22日、23日,天數為3天。
2023年清明節三倍工資安排時間為:2023年4月5日,天數為1天。
2023年勞動節三倍工資安排時間為:2023年5月1日,天數為1天。
2023年端午節三倍工資安排時間為:2023年6月22日,天數為1天。
2023年中秋節三倍工資安排時間為:2023年9月29日,天數為1天。
2023年國慶節三倍工資安排時間為:2023年10月1日、2日、3日,天數為3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