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傷殘津貼怎么算
法律主觀: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不同傷殘等級的,按照以下標準按月支付傷殘津貼:
1、一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2、二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3、三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4、四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1-4級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5、五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6、六級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5-6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法律客觀:
傷殘津貼指的是工傷職工因工致殘,被評定為一至四級傷殘,并與單位保持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的,被評定為五、六級傷殘,并與單位保持勞動關系,出于某種原因難以安排工作崗位的,而按月支付給工傷職工的工資。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34條:1.當法定標準計算的傷殘津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本人工資標準:一級傷殘津貼賠償金=本人工資(元/月)x90%二級傷殘津貼賠償金=本人工資(元/月)x85%三級傷殘津貼賠償金=本人工資(元/月)x80%四級傷殘津貼賠償金=本人工資(元/月)x75%五級傷殘津貼賠償金=本人工資(元/月)x70%六級傷殘津貼賠償金=本人工資(元/月)x60%2.當法定標準計算的傷殘津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屬于工傷保險基金發放的范圍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主要為1-4級傷殘),屬于用人單位發放的范圍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主要為1-4級傷殘)工傷律師特別提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8條規定“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怎么計算
傷殘賠償金的計算公式為: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傷殘系數×賠償年限。
1、60周歲以下人員的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傷殘系數×20年。
2、60周歲—75周歲之間人員的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傷殘系數×[20-(實際年齡-60)]。
3、75周歲以上人員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傷殘系數×5年。
傷殘賠償金的計算方式:
采取了“定型化賠償”的方式,即通過固定的計算標準和期限來確定賠償數額。
1、采取了“定型化賠償”的方式原因
殘疾賠償金作為對喪失勞動能力這一損害的填補,本應從根據受害人的個體素質、工作能力、教育程度等主觀因素出發,估測其具備完整的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在未來能夠取得的收入,由此,作為確定賠償數額的依據。但是,這種預測沒有客觀的標準,而且其無法預測的不確定因素很多,當事人對此很難達成較為一致的認識,不利于糾紛的解決。
2、計算標準的變化
(1)舍棄了我國原先采用的當地居民基本生活費標準,改采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
(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根據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除以平均負擔系數計算出的個人平均收入。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解釋,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調查的城鎮家庭居民在支付個人所得稅、財產稅及其它經常性轉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實際收入。平均負擔系數是指每一就業者負擔人數。
(3)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個客觀的標準。政府統計部門都會在每一個統計年度結束后的一定時間,公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其中就包括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職工因工致殘評定傷殘等級后,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各個等級的標準不同。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標準為:
1. 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
2. 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
3. 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
4. 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被鑒定為五至六級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的工作,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
1. 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2. 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
1. 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2. 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3. 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4. 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傷殘等級鑒定為七至十級工傷的職工,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索賠的賠償項目有以下幾種情況:
1、造成一般傷害(未達到殘疾)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
2、造成傷殘的賠償
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3、造成死亡的賠償
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傷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
4、職工下落不明的情況
職工外出或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賠償項目,要分不同情況而定。職工沒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生活有困難的);職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工傷傷殘津貼標準
工傷傷殘津貼的計算公式:
一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
二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
三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
四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
五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
六級傷殘的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
一、什么叫傷殘津貼
傷殘津貼是指,工傷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與單位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的,以及工傷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六級傷殘,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本應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但難以安排的,分別由工傷保險基金或用人單位對其按月支付的津貼。工傷職工產生勞動能力障礙,喪失勞動就業機會,自身的行為能力被削弱,與工傷事故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自然應該享受相關的津貼賠償。
二、傷殘津貼應當如何計算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三、全國各省工傷傷殘賠償標準是:
(一)1級至4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
1級至4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在中國全國各地都是統一的賠償標準,具體如下: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標準為:
(1)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
(2)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
(3)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
(4)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
(1)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
(2)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
(3)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
(4)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二)5級至10級工傷傷殘賠償標準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
(1)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2)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三)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
1、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
2、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四)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
1、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2、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3、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4、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五)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相關推薦:
不簽勞動合同杯具了(不簽合同干了不到一個月被辭退)
如何申請大病救助(大病救助去哪里申請)
醫保定點門診如何更改(醫保定點醫院怎么改)
法定陪產假有多少天(法定陪產假期多少天)
工傷認定表如何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職業病名稱怎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