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国产线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六月婷婷网 -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工傷賠償程序有哪些(申請工傷賠償的程序)

首頁 > 勞動人事2024-11-10 12:37:48

工傷賠償流程

工傷賠償的具體流程:

1、工傷報告程序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了工傷保險的才有這個程序。

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

2、工傷認定程序

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工傷(亡)事故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屬工傷的程序,這是一般工傷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單位書面認可為工傷的,又沒有投工傷保險的情況下,可以不走這一程序。

注意工傷認定的兩個時間:單位沒有提起工傷認定的,工傷者一定要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部門提出申請。社保經辦機構調查認定后,書面通知單位及傷者。

3、工傷鑒定程序

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即走完工傷認定程序后),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廣義的工傷鑒定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和致殘等級鑒定。狹義的工傷鑒定指致殘等級鑒定。

4、協商賠償程序

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特指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保),則依據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5、勞動仲裁程序

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則可以依據勞動仲裁法規提起仲裁程序。

6、法院審理程序

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7、執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費的,則可以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局提起執行申請,由法院執行。

8、申訴程序

對生效判決不服的,則可以申請啟動再審程序。

工傷保險的工傷賠償項目有:

1、工傷醫療費用:包括治療工傷、職業病所發生的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相關目錄或標準的醫療費用;

2、工傷傷殘輔助器具配置費;

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4、傷殘津貼;

5、評殘之后的生活護理費;

6、若因為工傷死亡,則賠償喪葬補助金;

7、供養親屬撫恤金;

8、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9、康復性治療費用;

10、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用;

11、傷殘等級在五級至十級且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員工,經過報辦機構的同意之后,該工傷員工前往統籌地區以外就醫需要的交通、食宿費用等,工傷保險都可進行報銷,但具體可報銷多少,還需要看當地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12、勞動能力鑒定費。

1-10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如下:

一級傷殘:本人工資×27個月

二級傷殘:本人工資×25個月

三級傷殘:本人工資×23個月

四級傷殘:本人工資×21個月

五級傷殘:本人工資×18個月

六級傷殘:本人工資×16個月

七級傷殘:本人工資×13個月

八級傷殘:本人工資×11個月

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

十級傷殘:本人工資×7個月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工傷賠償流程

當職工在工作中發生事故,造成人身傷害的時候,職工可以到相關部門申請工傷的認定,在進行工傷鑒定拿到報告后向用人單位進行索要賠償,那職工在申請工傷賠償多久能拿到錢呢?
申請工傷賠償多久能拿到錢
(1)職工在工傷醫療終結后,由單位憑其《工傷認定書》、醫療單據以及相關資料送社保部門審報工傷待遇。一般社保的服務承諾是:
1、自受理單位申報工傷保險待遇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工作。對不符合規定的,退回單位。
2、自受理單位申報工傷待遇的次月15日前,將核準的工傷待遇撥到單位銀行賬戶,單位負責按規定發放。如果已超過服務承諾的期限,可前往社保咨詢。
(2)一般在45個工作日內,工傷賠償的錢在申報以后,可以到賬,具體時間各地有所不同,可直接咨詢當地工傷保險機構。
申請工傷賠償流程
1、向辦理機構申辦工傷賠償,辦理機構是用人單位至參保所在地區(縣)社保分中心或者個人至各街道、鎮(鄉)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或各區(縣)社保分中心。
2、符合辦理規定,辦理機構打印《受理情況回執》一式二份,辦事人員簽名確認后,與辦理機構各執一份。
3、材料不全且表示可補全材料,辦理機構打印《受理情況回執》一式二份,辦事人員簽名確認后,與辦理機構各執一份。辦理機構將全部材料退還。
4、不符合辦理規定,辦理機構打印《辦理情況回執》一式二份,辦事人員簽名確認后,與辦理機構各執一份。辦理機構將全部材料復印后退還。
工傷賠償時效認定
1、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時效為一年:
(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2)出售質量不合規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
2、受到工傷后首先可以要求工傷保險賠償,一旦認定工傷,即可根據國家法規獲得較高的賠償。注意提起工傷認定的時間是受到工傷后1年內。
3、工傷事故發生1年后,一般情況下,工傷認定和人身損害賠償都已過時效。但如果受害者能在事故發生后1年內通過提出要求等方式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則訴訟時效還可重新計算。

工傷鑒定后賠償流程

工傷認定后的賠償程序:申請工傷認定;領取工傷認定決定書;提交工傷待遇申請資料;以及領取工傷待遇。
(1)首先用人單位或職工一方應該及時向勞動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2)勞動局做出工傷認定決定。
(3)做傷殘鑒定。
(4)向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賠償
(5)由單位作出相應的賠償。第一、確認勞動關系的程序;第二、工傷認定程序;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不在30天內提起工傷認定,那勞動者只能是在工傷事故發生后的一年內,向有管轄權的工傷認定委員會提起工傷認定了。勞動者提出工傷認定后,工傷認定委員會有權根據勞動者提供的材料而決定是否予以受理。在工傷認定委員會受理后,其應當在60日內做出工傷認定。第三、停工留薪期。第四、勞動仲裁程序。第五、行政復議程序。第六、工傷行政訴訟程序。第七、工傷賠償的民事訴訟。第八、執行程序。工傷認定后申請工傷保險賠償流程:工傷職工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攜帶工傷認定決定書、勞動能力鑒定書等資料向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
綜上所述,工傷鑒定后賠償流程在以上都已經列出。建議大家仔細閱讀,去醫院認定工傷,選擇合適的方法并讓負責人給予應有的賠償。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相關推薦:

行政不予賠償(國家不予行政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非法辭退怎么進行勞動仲裁(公司非法辭退員工 怎樣仲裁)

火災賠償評估(火災燒毀的東西怎么評估)

金融立案標準(金融詐騙罪立案門檻)

取錯快遞賠償(快遞被人拿錯了快遞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