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可以運用稅前工資計算器。或者運用稅后收入來計算。公式如下:稅后工資=稅前收入-(個人社保繳費+公積金繳費)-個人所得稅。
稅前工資指交納個人所得稅前的應發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一般指月工資。稅后工資指的是稅前工資扣除個人所得稅、四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公積金)中的個人交納部分后,實際到手的工資收入。社會保險中的個人交納部分、住房公積金中的個人交納部分是稅前列支的。
稅后工資指的是稅前工資扣除個人所得稅、四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公積金)中的個人交納部分后,實際到手的工資收入。社會保險中的個人交納部分、住房公積金中的個人交納部分是稅前列支的。因此,稅前工資稅后工資+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中國內地個稅免征額調至3500元。也就是稅前工資超出3500元的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不列入稅前工資的收入:有關勞動保險和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勞動保護的各項支出;稿費、講課費及其他專門工作報酬;出差伙食補助費、誤餐補助、調動工作的旅費和安家費;實行租賃經營單位的承租人的風險性補償收入;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補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