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休是中國針對已退出工作崗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參加革命的老同志設立的一種較優越的社會保障措施,也是涉及干部政策的一項制度。目前世界僅有中國有離休。
享受離休待遇的老干部的條件如下:
(1)1949年9月30日前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軍隊的;在解放區參加革命工作并脫產享受供給制待遇的;在敵占區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
(2)在東北和個別老解放區,1948年底以前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離休待遇。
(3)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參加革命工作,實行部分供給、部分工資制(含包干制)的,或既享受過供給制待遇、又享受過薪金制待遇的干部。
(4)建國前是解放區機關工勤人員和公營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人,享受供給制待遇,以及1948年底以前在東北和個別老解放區,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工人,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前提拔為干部的。
(5)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干部,現在是工人的,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建國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提拔為脫產干部、享受供給制待遇的,或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當干部(含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時間必須長于當工人的時間;不屬于因犯錯誤、受處分而安排當工人的。
(6)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因工作需要由上級主管部門調派到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的國家干部(包括軍隊轉業干部)。
(7)1948年底以前在根據地、解放區入黨的農村黨員,建國前被提拔為享受薪金制待遇的干部。
(8)在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以前,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包括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等民主黨派的成員,一直擁護中國共產黨,堅持革命工作的。
(9)抗日戰爭時期,在根據地、解放區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底以前提拔為脫產干部,一直堅持革命工作的。
(10)按中央組織部組通字[1986]8號文件規定,將參加革命工作時間改為建國前的半脫產鄉干部。
(11)建國前來我國參加革命工作,建國后一直在我國從事革命和建設事業,符合干部離休條件的外國籍干部。
已經退休的干部,符合上述條件的,應當改為離休。
擴展資料:
離休干部應享受的生活待遇主要包括離休費、生活補貼、住房、用車、醫療保健、護理費等方面。《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指出,干部離休后,原標準工資(含保留工資)照發,福利待遇不變。
其他各項生活待遇都與所在地區同級在職干部一樣對待,并切實給予保證。醫療、住房、用車、生活品供應等方面,應當優先照顧。這是黨和國家對離休干部生活待遇的總的政策規定。
老干部離休后原標準工資(含保留工資)照發,非生產性的福利待遇不變。1937年7月6日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按其本人離休前標準工資,每年增發兩個月的工資作為生活補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離休
離休的解釋
[retirement of a veteran cadre; retire with honors;leave one's post and rest]
離職休養 離休老干部 詳細解釋 指干部根據 國家 規定離職休養。 《人民日報》 1983.2.20:“要 充分 發揮各部門、各單位和工青婦等人民團體的力量,開展 紀律 檢查工作。還可以聘請一些身體較好、尚能工作的離休老同志,參加某些工作。”
詞語分解
離的解釋 離 (離) í 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分開,分別:分離。離別。離開。離散(刵 )。離職。離異。離間(刵 )。支離破碎。 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 八卦 之一 ,代表火。 古同“罹” 休的解釋 休 ū 歇息:休整。休假。休閑。離休。 停止:休業。 完結(多指失敗或死亡)。 舊指 丈夫 把 妻子 趕回母家,斷絕夫妻關系:休妻。 不要:休想。休提。 吉慶 ,美善,福祿:休咎(吉兇)。 助詞,用于語末。
相關推薦:
公司濫用職權扣留員工不讓員工走人要怎樣去理(利用職務便利克扣員工工資違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