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醫保有幾種?
農村醫保有幾種?
目前,社保中主要針對農村未參加職工社保的人員的醫療保險只有“新農村合作醫療”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其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2002年10月,中國明確提出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9年,中國作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戰略部署,確立新農合作為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地位。
一.補償范圍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只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規定疾病所發生的醫藥費用,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用藥目錄和基本診療項目范圍內給予補償。超范圍的不予補償。
2、綜合醫療保險、住院醫療保險、手術醫療保險、各種津貼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等.重大疾病保險保障的疾病從7種到11種不等,涵蓋了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腎功能衰竭、暴發性肝炎、癱瘓等一些常見的重大疾病.津貼保險又分為一般住院醫療津貼、癌癥住院醫療津貼和住院手術醫療津貼三種.住院醫療保險是指經醫院診斷必須住院治療時,按實際支出的合理費用按百分比給付住院醫療保險金的險種.綜合醫療保險多涵蓋了按日定額支付住院津貼和一些特殊疾病或手術等類補償.
二.不予補償范圍
因工負傷(已發生雇用關系并給予經濟報酬的)、打架斗毆、酗酒后鬧事、自殘、自殺、犯罪行為、交通事故、醫療事故、職業病、第三者責任事故等發生的醫療費用及鑒定費用。使用非基本用藥及非規定診療項目目錄的費用;在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未經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批準,擅自轉診到縣外就醫所發生的一切費用;器官移植、近視矯正術、氣功療法、音樂療法、保健性療法、營養療法、磁療等發生的費用;各種美容、健美項目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矯形手術等費用;假肢、義齒、眼鏡、助聽器等康復性器具費用;各種減肥、增胖、增高等項目費用;治療性病和戒毒費用;特殊檢查(如CT、核磁共振、彩超等)、特殊材料等其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不能報銷的費用。
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包括什么?
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為中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
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由基本醫療保險、城鄉醫療救助和補充醫療保險三部分構成,其保障的人群和內容也不相同。
基本醫療保險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項制度,分別覆蓋城鎮就業人口、城鎮非就業人口和農業人口,主要保障大病住院費用。保障的范圍將逐步向門診費用延伸,待遇也將逐步提高。三項制度逐步實現制度框架基本統一。
醫療保險的主要種類有哪些?
1、我國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2、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后,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以避免或減輕勞動者因患病、治療等所帶來的經濟風險;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待遇標準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醫療保障的主要目標是合理組織財政資源,滿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醫療資金需求,簡言之,就是“有錢看病”。這么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公認的“世界難題”,其主要特點和難點:一是涉及系統多,包括個人、組織、政府、社會,相互之間關系錯綜復雜;二是必須通過購買醫療服務才能實現保障功能,與養老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險相比,增加了購買醫療服務的環節,管理服務的難度和復雜程度明顯增加;三是供求關系難以測定,醫學技術的發展無止境,人民對生命和健康的期望無止境,而資金的籌集有限,特別是隨著老齡化進展,供求矛盾將更加突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山東醫療保險制度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表示,目前山東省正在對城鄉醫保進行整合,城鄉醫保將有望執行統一的藥品、診療項目、服務設施范圍目錄等標準,打破城鄉戶籍限制,消除城鎮和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二元結構”,建立起統一的城鄉醫保制度體系,使農村居民得到更多的實惠。而在城鄉醫保整合后,山東省的大病保險制度將會發生不小的變化。
此前,省人社廳曾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城鄉統一的重大疾病保險政策,新制度沒出臺前,農村居民仍可按照原新農合大病保險報銷政策。
山東城鄉居民醫保全面并軌基本實現市級統籌
1月1日起,山東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建立全省統一、城鄉一體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按照新規,山東要全面完成整合工作,基本實現市級統籌。在省行政區域內不屬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的城鄉居民,包括農村居民、城鎮非從業居民、國家和我省規定的其他人員,都可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這標志著外來就業、就學人員可以不受戶籍限制,在流入地享受優質的醫療保險服務。
城鄉醫保并軌成山東醫改方向東營威海淄博率先試點
省人大十二屆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城鄉統一的大病保險制度。日前,省政府下發關于建立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截至目前,東營、淄博、威海在全省率先試點城鄉醫保并軌工作。
城鄉醫保統籌,管理體制是關鍵。過去,新農合由衛生部門管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由人社部門管理,東營市把它們整合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統一由人社部門主管。兩保并軌一年,整合后的城鄉居民住院實際報銷比例,同比提高了近10%。
山東城鄉居民醫保一制兩檔防止“因病致貧”現象發生
山東要全面完成整合工作,基本實現城鄉醫保的市級統籌。在威海,城鄉統一居民醫保,設立了每人每年80元和230元兩個繳費檔次。前者最高支付限額為20萬元,后者為30萬元,報銷比例相差5個百分點,極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貧”現象的發生。在淄博,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重度殘疾人個人不需繳費,就可以直接享受新醫保待遇。
大病保險制度發生變化農村居民報銷比例有望拓寬
有關負責人介紹,城鄉醫保整合后,山東省的大病保險制度將會發生不小的變化。新農合的大病保險是從病種角度出發,一共有20種重大疾病屬于報銷范圍,而整合以后,不再是單純從“病種”角度,而是以居民實際花費“額度”為基礎,醫療費用超過山東省規定額度,就可以享受大病保險,同時兼顧原新農合20個病種報銷比例不降低。山東省此前試點經驗表明,整合之后農村居民醫保報銷范圍明顯拓寬,納入報銷范圍的藥品由原來新農合的1000多種增加到2400多種。
據了解,目前山東省參加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數已達7800萬人,基本實現了城鄉居民的全覆蓋;居民參保繳費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320元。城鄉居民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0%左右。
相關推薦:
公司濫用職權扣留員工不讓員工走人要怎樣去理(利用職務便利克扣員工工資違法嗎)
企業職工在改制后可以確認改制前的勞動關系嗎(國企改制后職工身份)
技能績效工資制(崗位工資制的類型)
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辭退員工的流程規定)
懷孕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懷孕期間能終止勞動合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