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的退休工資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并不是一刀切,退休后大家的退休金都一樣。我們的基本原則一般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特殊工種退休工資標準是怎樣的特殊工種退休和正常年齡退休,在計算退休金的辦法上,沒有任何區別。由于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繳費年限比正常退休要少,可能在同一條件下,領取的退休金比正常年齡退休要少些。根據國家計算退休金的公式:(一)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1%。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1992年底以前歷年本人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取值為1.0,1993年至建立個人賬戶前一年本人實際月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小于1.2時,按1.2計算。(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附后)。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時,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在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以后退休的參保人員(即“中人”),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和調節金。(一)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3%×建立個人賬戶前繳費年限(計算到月)。(二)調節金。調節金為調節金基數乘以計發比例。計發比例2006年為90%,以后每年遞減10%,直至取消。由此可見,特殊工種退休和正常年齡退休,在計算退休金的辦法上,沒有任何區別。因此退休金的標準也不會有很大的區別,希望上面的介紹可以幫助大家
法律分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另有過渡性養老金。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二條 工人退休以后,每月按下列標準發給退休費,直至去世為止:
符合第一條(一)、(二)、(三)項條件,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90%發給。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按本人標準工資80%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參加革命工作,連續工齡滿20年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75%發給;連續工齡滿15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70%發給;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15年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60%發給。退休費低于25元的,按25元發給。
符合第一條第(四)項條件,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90%發給,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給一定數額的護理費,護理費標準,一般不得超過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飲食起居不需要人扶助的,按本人標準工資的80%發給。同時具備兩項以上的退休條件,應當按最高的標準發給。退休費低于35元的,按35元發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