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勞動合同能最長簽訂多久?
臨時工合同最長可以簽6個月,到期后用人單位根據表現情況來確定是否續簽正式合同。表現不好用人單位拒絕簽訂正式合同的行為是合法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對臨時工的試用期相關規定有哪些?
限定能夠約定試用期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最短期限,并且在勞動法規定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的基礎上,根據勞動合同期限的長短,將試用期細化。具體規定:
勞動合同期限在三個月以上的,可以約定試用期。也就是說,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能夠約定試用期的最低起點為三個月。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需要說明的是,勞動合同期限長短不是約定試用期的唯一參照。
實踐中,很多工作本來不需要試用期過長,勞動者就能勝任,裝卸工、建筑工地小工、力工等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三天就行。但有些用人單位動輒規定試用期為三五個月,甚至半年,惡意用足法定試用期限上限,這加重了勞動關系的不平等性,增加了勞動者的職業不確定性和經濟負擔。這就提醒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特別是勞動者一方在約定試用期時將技術含量的因素考慮進去。對用人單位來說,在合理時間內依然不能判斷勞動者是否能勝任,就應當承擔因此而帶來的風險。
現在我國對于臨時工的規定,如果是在三個月到一年這個區間,那么試用期是不能超過一個月的,如果是在一年到三年這個區間,那么是不能超過兩個月的,除非是三年以上,或者是直接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那么最長的試用期也不能超過六個月。
法律分析:臨時工要簽合同。只要建立勞動關系就必須訂立勞動合同,臨時性工作崗位的勞動合同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如果用人單位不愿意簽訂,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行政部門反映情況,由勞動行政部門督促用人單位與就業者簽訂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分析:臨時工勞動合同約定期限最多為六個月。“臨時性崗位”是以時間為節點,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工作崗位家政策為了保護所有勞動者的平等權益,推行同工同酬的政策,所以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差別在待遇上已經不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九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是,后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