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扭到腰算工傷公司怎么賠償
首先,職業活動中的腰部扭傷往往可被判定為工傷范疇。關于工傷賠償,主要涵蓋以下幾個層面:
醫療費用,如就診掛號、診斷治療及藥物購買等直接支出;
停工留薪期工資,即員工在停工留薪期間,其原有工資福利待遇保持不變,由用人單位每月按時發放;
若導致傷殘,將獲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具體數額依據傷殘級別而定;
若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則另需支付相應的生活護理費。具體的賠償金額與項目,需結合實際傷勢、治療花費以及個人工資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建議您盡快申請工傷認定,并依照法定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60歲以上工傷賠償范圍有哪些
年滿60歲的人在法律層面上已達到退休年齡,因此在勞動法的保護范疇外。然而,他們依然可以通過合同法的途徑尋求賠償。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若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有權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具體賠償范圍包括:
1. 喪葬補助金:按照職工所在省份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來計算,全國統一標準。
2. 供養親屬撫恤金:按月發放,保障死者生前供養的直系親屬,發放標準由職工生前所在單位的平均工資確定,具體比例根據供養親屬的數量和關系決定。
3.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職工生前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這些賠償金旨在對死者近親屬提供經濟支持,幫助他們度過失去親人的難關。年滿60歲的工傷者在尋求賠償時,應確保其權益得到充分保障,通過合法途徑獲得應得的補償。
工傷要賠那些費用
職工在工作期間內受傷則會被認定為工傷。通常情況下工傷可以得到到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按月來給予當事人的傷殘津貼、工傷醫療費(包括工傷醫療費用、康復性醫療費用、輔助器具安裝配置費)、生活護理費和其他賠償費用(包括伙食補助、外地就醫差旅費等)。如果工傷職工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則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如果當事人的養老保險金比傷殘津貼少,那么將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賠償與一般的人身損害賠償有什么區別
1、關于是否可以一次性賠償的區別
(1)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除了后續治療費之外,一般都是一次性解決賠償問題。
(2)在工傷賠償中,除了5-10級傷殘可以一次性解決賠償外,1-4級傷殘一般法律不允許一次性賠償解決,因為1-4級傷殘一次性解決往往不利于傷者的后半生生活。
2、關于賠償款由誰支付和法律適用的區別
(1)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一般賠償款都是由侵權人或加害人本人來承擔,國家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一般人身損害賠償適用的是諸如《法典》等法律法規,屬于一般民事法律范疇。
(2)而在工傷賠償中,很多項目都是由國家工傷保險基金來支付,例如喪葬費、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工傷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住院伙食補助費等;只有少部分款項由用人單位來支付,例如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5-6級的傷殘津貼、停工留薪期工資等。工傷賠償適用的是《工傷保險條例》及地方性工傷賠償法規或規章,屬于勞動法律范疇。
3、 關于5-10級傷殘解除勞動合同后二次手術費等后續治療費由誰承擔的區別
(1)在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后續治療費由侵權人或加害人來承擔沒有任何異議。
(2)而在工傷賠償中,5-10級傷殘的傷者,在解除勞動關系后,二次手術費等后續治療費一般都由傷者自己來承擔。一般在解除勞動關系后,工傷職工就和原單位不存在任何關系了,工傷二次手術費(一般為取內固定物鋼板費用)由工傷者自己出。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條規定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相關推薦:
工傷賠償范疇(工傷賠償歸屬何種財產范疇)
工傷賠償8級(8級工傷賠償標準)
工傷賠償請律(工傷索賠請律師是怎么收費的)
私企裁員賠償(私企裁員如何賠償)
工傷流血賠償(上班期間陰道流血公司需要負責嗎)